亳州一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卷一、单项选择题(50分)读我国局部地区方言区分布图,完成1-2题。1.对图中方言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一定的面积范围B.划分指标复杂C.区间界线明确D.区内没有差异2.与我国北方相比,南方方言区种类多,分布范围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候和水源B.水源和地形C.地形和气候D.地形和历史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3-4题。3.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A.甲区域无霜期较长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D.甲区域高温多雨4.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A.该地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沙湖,曾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下图为2000年与2016年的沙湖面积的分布。16年的不间断填湖开发,把沙湖从东南西北向中心挤压,绿色的湖水被黄褐色的粤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北方方言区甲乙土地掩埋。一条楚汉路,将沙湖拦腰截断。据此回答5-6题。5.获取图片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B.GPSC.RSD.GPRS6.近年来“沙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B.工程建设C.水产养殖D.治理污水湖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区之一,结合湖南省地图,回答7-8题。7.湖南省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包括()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全年降水丰沛③土质疏松,多黄土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8.图中甲湖泊周边地区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湖泊周边地区应()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B.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C.利用水运,发展钢铁工业D.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下列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9-10题。2000年2016年分区域面积(1000公顷)年度变化(1000公顷)年变化率(%)1900年2000年2005年1990~2000年2000~2005年1990~2000年2000~2005年南亚775517967879239213-880.27-0.11东南亚245605217702203887-2790-2763-1.20-1.309.下列关于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的说法正确是()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A.B.C.D.10.南亚、东南亚地区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有()A.土壤含水率上升B.地下水储量增加C.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D.生物多样性减少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1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1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湖泊沟渠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据此完成13-14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月均温差值0.130.100.18-0.16-0.13-0.25-0.43-0.40-0.20-0.100.110.2213.探究结果表明()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C.林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14.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减弱噪声④吸烟滞尘⑤防风固沙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提高煤炭资源储量级别200亿吨,新增煤炭资源量100亿吨,将加大向外输送电能的比例,缓解当地的环境问题。据此回答15-16题。15.与直接向外输送煤炭资源相比,山西省向外输送火电的劣势在于()A.减轻交通压力,提高运输效益B.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C.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D.加重山西省的环境污染16.山西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下列关于其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