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一课第1课时《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2-3-8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解读: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课标:2-3-9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解读:林则徐禁烟课标:2-4-6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频繁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进行着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本课围绕“侵略”与“反侵略”这两条主线,通过四个课时的内容,勾勒了从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和抗争史。“鸦片战争的烽烟”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壮烈殉国的故事,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在外敌面前坚强不屈、勇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教材结构体系:背景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过程和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和影响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林则徐禁烟的背景、过程,理解其对反抗列强侵略的意义。2.知道鸦片战争的概况和《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它们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探究鸦片战争爆发和失败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2.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难点:《南京条约》及其影响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1.主要采用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进行。2.融入生活元素,增强学生学习社会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3.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手段,为呈现案例、案例分析、问题创设提供情境条件。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一部教科书。我们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获得启迪。以前人为鉴,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以前事为师,可以努力取其教益。因此,读史使人明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一段历史。这会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先请大家观看一组图片,在观看图片的同时,我们要从中获取一些信息:有哪些人物?他们的表情如何?有一些怎样的场景?等等。(展示)图片配音乐《江河水》(学生畅所欲言)师:从这些图片中,我们看到了,有狰狞的表情,猖狂的笑容,遍野的尸体,破碎的家园,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那这段屈辱的历史,它的序幕究竟是如何被拉开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回到那个充满血和泪的年代,请打开书本P88,我们可以发现是什么事件拉开了这段屈辱历史的序幕?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鸦片战争的烽烟”。(二)新课教学师:是哪个国家挑起了这场战争呢?生:英国。师:在鸦片战争以前,中英两国的经济状况是如何的呢?展示:PPT3英国PK中国生:中国——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经济发展缓慢英国——已经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它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开辟原料场地和商品市场。师:好,我们再来看,鸦片输入前正常中英贸易的情况思考:1、上图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什么地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2、为改变这种现象英国采取什么措施?(展示)PPT4罂粟花——罂粟果——鸦片(图文资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吸食鸦片会给人带来什么影响?生:鸦片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展示)鸦片输入与白银外流关系师:我们再来看一则材料,鸦片输入与白银外流关系。当大家看到这样的表格时,我们要先看数据的变化,然后再去分析这变化说明了什么?(补充)鸦片战争前40年,光是英国输入的鸦片就不下42.7万箱,从中国掠夺白银三四亿元,这是世界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