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目标把握内涵发展学力——人教版五下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第一部分: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二部分: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具体目标。第三部分:教材介绍(一)按专题分成8组,每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2篇,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选读课文8篇口语交际、习作各7次(有分有合)“大综合”1次(第六组)“小综合”1次(第三组)生字:认200个,写150个“词语盘点”列出的词语:读读写写176个,读读记记154个﹙二﹚教材概貌一走进西部二永远的童年三语言的艺术四他们让我感动六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五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七作家笔下的人八异域风情选读课文(三)从目录、专题看教材。螺旋上升符合五年级学生认知规律本册书的教学重点是:积累、理解、欣赏语言。体裁多样,语言丰富,感受语言的多样性。﹙四﹚单元结构导语资料袋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课文精读略读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阅读链接回顾拓展口语交际习作第四部分:本册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五部分:教材主要特点(一)主题设置灵活多样,编排形式又有创新。(二)课文系统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学语文、学做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1.选编的新课文有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2.重视爱国主度、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课文的选编上,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3.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如,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4.拓宽课文系统,编制“资料袋”“阅读链接”“课外书屋”“日积月累”“成语故事”等栏目,以丰富语言学习内容。(三)精心设计导学和练习系统,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1.凸现语文学习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组教材的始终。2.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1)引导学生找出表达准确、情感丰富的语句。(2)抓住重点句段,理解内容,体会表达效果。(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注意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并用适当的方式,呈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4)领悟课文布局谋篇的方法,了解选材和表达中心之间的关系。(5)引导学生联系课文领悟种种写人的方法。3.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的需要,“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本册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有:(1)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2)讲童年趣事;(3)劝说;(4)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5)演课本剧;(6)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7)讲人物故事;(8)聊聊热门话题。高年段口语交际的安排,不仅内容更加广泛了,而且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更全面,兼顾交际和独白两个方面,难度也有所提高。习作的编排是这样的:(1)记实作文。安排了三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