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设计安陆市实验小学儒学校区陈青梅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第61、62页的例1、例2主题:认识面积课时:共10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懂得面积的含义。2、在观察、比较、拼摆、测量等建立常用面积表象的活动中,懂得面积的含义,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学习重点:结合实例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习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课前准备:学具(卡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等)、课件。学习过程:一、游戏引入。1、同桌间玩击手掌的游戏。2、请一名同学上台和老师来玩,问:对比一下我们的手掌,你有什么发现?老师的手掌大是哪里大,让一学生摸一摸,你的手掌小,又是哪里呢?让学生自己摸一摸。3、小结:你们说手掌的大小实际在说手掌面有大有小。二、合作探究。1、认识面的形态各异。(1)师把手背过来,问这是什么?指黑板,一边摸一边问:这是什么?你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他物体的面吗?找一找,摸一摸。(2)引导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2)比一比,知大小。请学生说一说:数学书封面和课桌的桌面比,哪一个面比较大?(3)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大小的经验。请学生观察教室中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一说哪一个面比较大。(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教师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2)观察下面两个图形,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3)为学生提供一个橘子,请学生摸一摸橘子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橘子表面的面积。4、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学生观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出理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5、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发展度量意识。(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为学生提供两个图形,让学生思考哪一个面积大。学生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a.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b.让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c.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a.激发度量意识。请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如果学生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用课件呈现小精灵和提示。)学生思考:你听懂小精灵的话了吗?如果选一种图形作单位,这个图形可以是什么形状呢?b.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c.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说明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电脑课件一起回顾各种不同的方法。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①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②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三、巩固应用。完成第62页做一做。交流时,让学生不但说明自己所填的结果,还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说一说学会了什么,自己表现怎么样。五、作业设置。课本64页练习十四第1、2、3题。板书设计:认识面积面积:物体表面大小封闭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观察法重叠法数方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