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上面、左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同时通过转动物体,让学生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面。一、激趣导入新课。在教学一开始,我引用了猜谜语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板书时有意将“物体”的“体”字写错,让学生发现问题,当学生发现时及时表扬,并且要求学生观察物体要仔细,为仔细观察物体作了铺垫。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二、在探究中发现通过出示对面是相同颜色的长方体盒子让学生观察,让学生知道观察物体时,一次可能看到物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物体的两个面,还可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一次最少可以看到一个面,最多看到三个面。在次基础上认识无特殊标记的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并强调它的正面是正对观察者的这个面;通过观察小药箱,并让学生摸一摸,让学生亲身体验。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知道像这类有特殊标记的物体,它的正面是固定不变的。通过课件形式,出示学生经常看到的车,要求学生说出是从那个位置拍摄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在操作中感悟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获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形状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观察物体,课件演示,先让学生了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柱体和球体从正面、上面和左侧面看到的形状,并且课件演示,加深记忆。在学习一个物体的基础上,学习两个物体放在一起从不同面去观察,并且将观察到的图形在说出来,让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四、新知运用,激发兴趣。通过填空、连一连、猜一猜形式,及时巩固新知。采用小组合作法,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观察两个物体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采用猜一猜的游戏活动来拓展本节课的知识,我发现这个互动参与式的游戏,学生都很喜欢。看似游戏的教学设计,其实是一种灵活的练习方式。五、教学不足。通过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不足之处:1、考虑问题不周到,预见性不够,学生不易理解所学的知识。2、教学语言不精练,表述不够准确,学生掌握知识难点不易突破。3、处理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与技巧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观察物体》教学反思李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