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学音乐《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表演《牧场上的家》二、教学目标:、1、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2、复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三、教学重点: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美好情绪。四、教学难点: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美好情绪。五、教学过程:表演《牧场上的家》: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3/4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1.这是美国儿童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2.教师范唱时要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3.学唱曲调。(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2)先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要求学生划3/4拍指挥图式唱谱。(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注意弱拍节奏。(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强。改编练习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如: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教师要多加鼓励学生的改编曲。.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教学后记:本单元我通过音乐游戏、唱歌教学、律动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情”的感受当中来感受音乐,在“情”的呼唤中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渴望。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爸11爸、妈妈的爱和家庭的温暖,从而激发孩子去爱自己的家。充分的体现了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艺术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