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预学案第三单元班级姓名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预习范围】课本P78—P86,地图册P32—P34。【预习目标】1.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分析归纳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课前预习、知识梳理】一、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或地表景观的特征形成典型地区延伸方向更替方向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非地带性自然带的延伸和更替方向并不一致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比较普遍第三节1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亚ⅠⅡⅢ高一地理必修1预学案第三单元班级姓名二、主要陆地自然带类型对应地区的气候特征生物类型及特点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生物生长量最(大)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这里降水量较少,且集中在(夏)季以(草本)植物为主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降水量少,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大)。植物(种类少、结构简单),动物种类和数量(很少),有(夏眠、夜行、耐旱)的特性,适应性(强)。活动1:一种自然带对应两种气候类型:即()带对应()气候和()气候一种气候对应两种自然带:即()气候对应()带和()带活动2:1、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自然带景观变化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2、从上海到乌鲁木齐长途旅行,你所看到的自然带景观变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因地制宜☆【自主检测】1.读世界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填写自然带名称:A;B;C;D;E;F;G;H;I;J。⑵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气候。⑶从A→B→C→D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由到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为基础的。⑷从F→G→H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从向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为基础的,这种变化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2.“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塞北到江南地域分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水分B.热量C.土壤D.地形3.图8所示范围从东到西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学生反思、小结】第三节2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亚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