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钱学森主备学校:镇江市红旗小学课型:阅读课使用学校:使用教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额赴裕恳贡”,读准“兴奋运载埋藏”,写好“裕”,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劈波斩浪魂牵梦绕广阔无垠袒露”。3.通过品读钱学森的两段语言,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4.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倒叙的写作手法及作用。【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多层次地品读人物语言,感受钱学森的“深深爱国情”和“拳拳报国志”。【资料链接】钱学森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个人语录1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2我姓钱,但我不爱钱。3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伟大国家。4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种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5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额赴裕恳贡”,读准“兴奋运载”,写好“裕”,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劈波斩浪魂牵梦绕广阔无垠袒露”。3.初读课文,理清脉络。4.学习第一节,体会归国急切心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师出示对联:心存华夏耿耿五年归国路情系科学殷殷十载航天情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钱学森的资料。出示课件:引导归纳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他心系祖国。为祖国呕心沥血,作出卓越的贡献。3、师: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2009年的10月31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巨星陨落,山河同悲,斯人已去,但音容犹在。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这位伟人。二、预习导学1(一)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用一个词语评价钱学森,你怎么评?(二)出示预习作业: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前额赴富裕诚恳卓越袒露兴奋广阔无垠劈波斩浪魂牵梦绕运载火箭屈指一算2、词意:①魂牵梦绕(近义词替代:朝思暮想文中句子想什么?体现爱国)②袒露分析结构袒露什么与文结合理解心迹(内心真实的愿望)文中的心迹指:点出爱国③富裕看字形:衣,谷,有穿的,有吃的。丰衣足食了富有反义词贫苦3、朗读以上词语4、文中有两个词语相近,但意思,用法不一样,“优厚优越”,辨析用“优”扩词()的条件(反义词艰苦)()的风景()的人才()的成绩()的待遇(反义词微薄)()的言谈举止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以人名为题,你认为会写些什么?(关于他的故事)自读课文,要求用简短语言概括2按什么顺序写的?能找到相关提示吗?交流:1955.10.119341949.10.11955.9.17回国后3.指名分节读概括段意。(指导寻找最终要的信息)一(1)回归祖国二(2)立志报国三(3-4)渴望归国四(5-6)踏上归途五(7)为国效力4、质疑:课文写了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按道理应该写:回国前—回国时—回国后,这一节应放在哪一节后面?(第6节)可文章却把它放在开头,这种写法叫做——倒叙。倒叙的开头有什么好处?下节课研究。四、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第一节,写了什么?2.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钱学森热爱祖国)找出有关语句3“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a、“魂牵梦绕”何意?拓展:白天想的是-------,晚上想的是------,就连做梦想到的也是---------,天天想,时时想,刻刻想,说明?b、抓“不是----而是---”体会想回到祖国建设祖国的心情急迫。用一个成语形容当时的心情——归心似箭。C.朗读指导着重读好:“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逗号停顿,对人物的强调。)五、作业学案【课堂练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