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丁肇中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整体感知一、论点:二、论证结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提出论题指出传统中国教育的弊端。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本文思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举了哪些事例?引用哪些名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1、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2、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语言品味不能删掉。“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十分肯定,去掉后就变得十分绝对了,与事实不符。不能删掉,“只能”强调得到新的知识的惟一途径是“通过实地实验”。拓展延伸一、科学进步离不开科学精神。阅读下列材料你认为最重要的科学精神是什么?【材料1】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伽利略说:"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材料2】爱迪生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小时。后来他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推出可以燃烧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二、《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却有高下优劣之分。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式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李振道前者的生活方式是,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请从“包容”“诚信”“感恩”三个主题中任选一个,写一则小短文(不少于200字,至少使用对比论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