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李白写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唐宋诗醇》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公元744年(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金樽”、“玉盘”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宴会的精美。“十千”、“万钱”极言宴会的豪华。表现出快乐之情。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交代了诗人惆怅的原因,含有无限的悲慨。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因遇到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远大理想的困窘。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形象写出了诗人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的复杂心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充满这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诗人借用古人言论表明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感情的变化: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到对前途的茫然,最后变为对未来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念。作业:把本诗改为一篇记叙文,注意心理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