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学时:32学时(2分)审定负责人:第1页共8页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B)课程所属系部:建构成学》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简介《三大构成》是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的过程,本课程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基础.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1.2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三大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等综合技能的提升,为学生后续更好的掌握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提供良好的设计架构,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构成,造形方法及表现形式,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课程的任务: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构成方法,提升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美学》、《美术基础》。后续课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本课程建议实践学时12课时,理论学时20课时。2.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2)掌握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3)掌握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4)掌握创意思维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徒手装饰作图能力;(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项目图纸的能力;(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三大构成知识的能力。第2页共8页(三)素质目标(1)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2)具有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的意识。(3)具有审美和创造性思维模式。(4)具有身体健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3.课程设计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了三个学习情境,以案例教学、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构成的相关知识,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学习情境子情境情境名称情境描述参考学时情境1:平面构成分别按照项目一:走进构成;项目二: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及构成训练;项目三:平面构成的组织形式构成概述1形式美法则1点的构成及构成训练1线的构成及构成训练1面的构成及构成训练1点、线、面综合构成1基本型2骨骼2平面构成的种类4情境2:色彩构成分别按照项目一: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项目二:色彩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色彩环制作1色彩设计1色彩的调配2色彩的对比与调和2色彩的创意构成4情境3:立体构成分别按照项目一: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立体构成的符号2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2立体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3合计323.2学习情境规划和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情境1:走进构成4-4zrr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课程工作任务目标:1.了解构成2.广泛收集构成的表现题材,分析其在设计中的运用。3.掌握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职业能力目标:1.通过收集各种素材,初步了解构成的基础知识;2.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和课后知识的收集与积累,了解并掌握构成的四大形第3页共8页式美法测;并能灵活的运用在设计中。子情境名称情景描述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建议参考课时1.1走进构成构成概述多媒体教室采用互动交流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1形式美法则1学习情境构境训: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及参考学时4构成训练学习目标课程工作任务目标:1.掌握点的构成基础知识;2.掌握线的构成基础知识;3.掌握面的构成基础知识;4.掌握点、线、面的构成基础知识;职业能力目标:1.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和课后知识的收集与积累,结合练习掌握点的构成及其训练,并能灵活的运用到设计中;2.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和课后知识的收集与积累,结合练习掌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