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检测】1.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是①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③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A.民主共和思想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4.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与洋务派的正面交锋B.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C.资产阶级阶级思想与农民阶级思想的交锋D.改良主义思想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正面交锋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B.造就了新兴的阶级力量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7.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于是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抵制侵略,发展中国经济D.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8.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D.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10.(2011·安徽文综)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11.促使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开展的主要动因是()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潮流C.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妥协退让D.康、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思想[材料阅读与思考]材料一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材料二(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材料三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1)据材料一、二,指出康有为与刘逢禄相比其观点的异同之处。(2)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叶德辉观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