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与三言“拟话本小说”明代文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称为拟话本小说,话本原指“说书人”所用的底本,后有些底本经过“说书人”不断丰富,再经过文人加工,逐渐成为短篇小说即“话本小说”,明代文人模拟“话本”体制写成“拟话本”小说。冯梦龙,字犹龙、耳龙;号“墨憨斋主人”,别号“龙子犹”。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冯梦龙明代文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称为拟话本小说,话本原指“说书人”所用的底本,后有些底本经过“说书人”不断丰富,再经过文人加工,逐渐成为短篇小说即“话本小说”,明代文人模拟“话本”体制写成“拟话本”小说。“三言”中有许多优秀的篇章,例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等。关于拟话本小说除编选“三言”外,还增补了长篇小说《平妖传》,改作了《新列国志》,鉴定了《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等。民歌方面刊行了民间歌曲《挂枝儿》《山歌》等。此外,他还改编了《精忠旗》《酒家佣》等戏曲,创作了《双雄记》和《万事足》两部剧本。“三言”“三言”是指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作者编辑“三言”的目的,在于劝谕、警诫、唤醒世人,有明确的社会功能。主要内容:描写妇女追求幸福爱情;揭露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赞颂友谊,谴责背信弃义的行为。“三言”中每个短篇小说集各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其中明代拟话本约有七、八十篇。(一)通过动人的爱情故事,描写了被压迫妇女追求幸福生动的愿望,抨击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也是明代拟话本中成就最高的作品。情节介绍杜十娘京城的“教坊名姬”,为了摆脱非人的境遇,她迫切要求“从良”。当她一旦相信李甲的爱情后,便与贪酷的鸨母展开了种种斗争,终于凭藉自巳的机智,跳出了火坑。但在她和李甲一起回家的途中,李甲竟在金钱引诱和个人利害考虑下,把她出卖给富商孙富。娘愤恨填膺,在痛骂李甲之后,就抱持宝匣,投身于滚滚波涛之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控诉了这个罪恶的社会,维护了她对爱情的理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见钟情相告老鸨钱尽逐客重金悦鸨朋友之情姐妹之义赎身从良终成眷属双双还家奏乐显艺大发雷霆进退两难肝肠寸断故事情节故事情节两情相悦(开端)双双离京(发展)怒沉宝箱(高潮)李甲染疾(结局)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美丽(外貌描写)热情(李甲手头越紧,她心头越热)聪明(不露富,考验李甲)坚强(怒沉百宝箱,投江自尽)杜十娘李甲背信弃义懦弱自私孙富卑鄙奸诈虚伪邪恶讨论题1、杜十娘的悲剧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依据是什么?2、小说末尾,写李甲重病,孙富暴死,这样写,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观念?作者云:后人评论此事,以为孙富谋夺美色,轻掷千金,固非良士;李甲不识杜十娘一片苦心,碌碌蠢才,无足道者。独谓十娘千古女侠,岂不能觅一佳侣,共跨秦楼之凤,乃错认李公子。明珠美玉,投于盲人,以致恩变为仇,万种恩情,化为流水,深可惜也!有诗叹云:不会风流莫妄谈,单单情字费人参。若将情字能参透,唤作风流也不惭。评论后人评:杜十娘身份低微,属于任人欺凌的对象,她把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爱情寄托在李甲身上,她急于从良,却不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不敢在爱情的天平上增加一颗金钱的砝码。她从内心里呼唤一种不为金钱和利害所左右的人际关系,毫无疑问,只有在真正地尊重自己、关怀他人,才能产生包含人性中一切美好成分的真情。这是一篇富有时代特色的爱情作品。小说写卖油郎秦重被花魁娘子莘瑶琴的美丽所吸引。他凭自己辛苦经营积蓄起来的一笔钱想去亲近她。莘瑶琴起初因为他不是“有名称的子弟”,“甚是不悦”。由于秦重对她格外体贴、诚恳,她才觉得“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但等级地位观念,又使她不愿立刻向秦重倾吐衷情。《卖油郎独占花魁》直到她受到吴八公子的侮辱欺凌后,才明白那些“豪华之辈,酒色之徒”只知“买笑追欢的乐意,那有怜香惜玉的真心”,终于向秦重提出了“我要嫁你”的要求,并表示“布衣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