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发[2007]27号文件,回顾总结过去5年的机构编制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及市编委领导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专题听取了市编办的工作汇报,并就开好这次会议作了重要指示。等会曾部长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贯彻,狠抓落实。下面,我根据市编委研究的意见,讲三个问题。一、总结成绩,正视问题,正确估价过去五年的全市机构编制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机构编制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编办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深化机构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强化机构编制管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市编办实现市委序列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三连冠”,*年荣获全省人事编制系统三年一评的创“三强班子”、“四好队伍”先进集体,2007年荣获五年一评的“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先进单位”。*年,*县编办、*县编办、*区编办等被省编办评为全省机构编制系统先进集体。具体工作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构改革取得实效。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落实到位。按照中央、省里的要求,从2002年起全面开展了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截至2004年,我市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部完成,职能划转、人员调整到位,并全部实行“三定”,实现了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整合内外贸易及工业经济职能、加强法制与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主要改革目标。同时,制定了县(市)开发区管委会“三定”方案,为县(市)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体制和机制保障;在全省率先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解决了多年来城市管理混乱和机构编制膨胀等问题,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提升城市品位作出了积极贡献。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确定了*县和XX县区为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县,制定了《*市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深入试点县开展改革调研和指导督促,改革试点工作正积极稳妥地推进。围绕第1页共13页推进乡镇事业站所改革,在全省首先组织制定了《乡镇事业站所人员编制暂行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乡镇事业站所人员编制管理,明确了分流目标。同时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抓好了乡镇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确保了乡镇人员编制只减不增和社会稳定“两条底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初见成效。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以规范为目的的市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对市直438个事业单位实行了“十定”,大力推行了机构撤并布局调整和转体工作,改革后事业单位机构精简10%、编制精简20%,优化了事业单位资源配置,激发了事业单位的活力。同步开展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学习考察和调研,积累了部分分类改革资料。二是管理机制不断强化。严格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以及中编办“五不准”、省编办冻结编制等规定,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坚持机构“撤一建一”、人员“凡进必考”,从严把住关口。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的通知》(衡编[2007]34号)等多个文件,完善了集中统一管理、凡进必考、“三个一”审批、事前申报事后备案、部门联动等各种制度,强化了机构编制控管力度。目前,我市市直行政事业机构处于全省数量偏少、规格偏低行列,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有余编,乡镇行政编制实现了连续五年负增长。创新管理办法,投入近100万元,在全省率先推广使用《网域机构编制管理软件》,实现了机构编制软件化管理,创新了“实名制”监督管理方式。三是监督检查更加有力。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法规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会议、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深入组织开展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学习宣传系列活动,营造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良好氛围。设立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专门科室,建立了监督网络,开通了“12310”举报电话,形成了运转灵活的监督检查机制。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召开了严肃工作纪律的专门会议。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和处理工作,认真开展了乡镇人员编制、领导职数、清理“吃空饷”及配套改革等七次大第2页共13页的专项督查。市县两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