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习读传记的方法,把握传主的形象。2、情感与价值观学习袁隆平心怀天下、脚踏实地、乐观坚定的无私精神。3、过程与方法把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语言、行为描写和景物描写等对展现人物所起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把握人物形象;学习袁隆平坚毅踏实、无私淡泊的精神。三、基础知识1.读准字音潺潺(chán)勘(kān)探矻矻(kū)热忱(chén)啃噬(shì)分蘖(niè)熨(yù)帖籼(xiān)稻2.词语释义①心无旁骛:心里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骛:追求。②琼楼玉宇: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琼:美玉;宇:房屋。③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意思。现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翼翼:严肃谨慎。④朝思暮想:早晚都想念。形容时刻想念。⑤嫣然而笑:形容女子笑得很美。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⑥灯红酒绿: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⑦情有独钟: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钟:汇聚,专注。⑧啃噬:撕咬。噬,咬。a.(用字、用词)贴切;妥帖。b.心里平静。c.舒服;舒适。四、知人论世1、关于袁隆平袁隆平,江西德安人。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195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7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科学奖2004年获沃尔夫奖(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2004年获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基金会)2008年获“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关于祁淑英祁淑英,河北滦南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河北省直机关干部业余大学中文系。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河北青年报》编辑、记者,《河北日报》编辑、记者,《河北青年》杂志总编辑,花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编审。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唐山大地震记事》、《废墟》,报告文学集《妈妈,五丫对您说》,长篇传记文学《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袁隆平传》等。五、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2、主题归纳1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六、小组探究1、本文是如何刻画袁隆平这一形象的?试作分析。2、在袁隆平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七、[拓展迁移·练习]不平凡的求学生涯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