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学校彭飞一、指导思想:本节课贯彻执行“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学生的传接球技能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二、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球类项目之一。而篮球传接球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又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因此必须重视传接球技术动作的学习。三、学情分析:本节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共52人,男生26人、女生26人。通过和学生交流了解到学生在初中的体育课教学中对双手胸前传接球已有一定了解,但是技术动作不规范,因此本节课重点对学生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概念,明确要领。技能目标:多数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力争胜利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传、接球手型和用力顺序,接球后的缓冲动作。教学难点:传、接球时身体的协调配合。六、教法、学法教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直观演示、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原地传接球的技术结构,使全体学生快速掌握该技术动作。学法:采用模仿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竞赛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七、教学流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准备部分:(10分钟)1、常规:通过体委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节课的任务和安排见习生,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2、准备活动:运用绕篮球场“8”字运球跑和篮球操的方式进行准备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生们通过对篮球长时间的身体接触,熟悉了球性,提高对球的控制力另外使学生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活动,避免受伤。基本部分:(25分钟)一、掌握技能阶段: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10分钟)通过讲解、示范,直观对比,指导纠错使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概念,明确动作要领,并运用不同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如:原地徒手练习、两人对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在练习中我突出要求学生相互观察、相互纠错、共同提高,充分体现和谐互助的精神。二、合作探究阶段:(10分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再一次指出学生的错误动作并通过挂图展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找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讨论、探究、合作意识,提高动作质量,最后以小组展示合作学习效果,教师给予鼓励、评价。三、巩固提升阶段:(5分钟)通过游戏快速传接球比赛提高学生快速传接球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让学生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结束部分:(5分钟)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伸展放松操”,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最后进行小结,讲解本节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八、重、难点突破:1、手型不对:方法是反复练习持球动作,并且自己随时注意纠正2、两肘外张:方法是两肘夹紧垂臂3、光两臂用力:方法是练习全身协调用力,多做徒手练习。九、教学目标达成度与教学效果的预测:全体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预计绝大部分学生能进一步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预计课的平均心率135-150次/分,练习密度40-50%。十、场地器材:1、篮球:53个2、篮球场1块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