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3)VIP免费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3)_第1页
1/15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3)_第2页
2/15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3)_第3页
3/15
www.youyi100.com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提升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2.简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统治覆灭等史实,提升识图、归纳的能力;3.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提升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2.措施: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冀东人民拥护《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3.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解放区农民从亲人参军4.影响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南京南京武汉武汉作用: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中间,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东可攻南京,威胁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①决战的条件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决战时机来到。后方装备兵力士气形势共产党巩固大大改善280万高昂主动国民党危机略占优势365万低落被动2.三大战役②三大战役长春长春沈阳沈阳锦州锦州塔山塔山黑山黑山营口营口辽宁辽宁吉吉林林辽辽北北安安东东热河热河河北河北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意义:歼敌47万,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指挥员:林彪、罗荣桓徐州徐州陈官庄陈官庄碾庄碾庄双堆集双堆集江江苏苏山东山东河南河南安安徽徽淮海战役(1948.11.7--1949.1.10)意义:歼敌55万,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指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淮海战役支援前线的农民淮海战役支援前线的农民北平北平天津天津张家口张家口新保安新保安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指挥员:聂荣臻罗荣桓林彪指挥员:聂荣臻罗荣桓林彪意义:歼敌52万,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时间解放区域歼敌人数主要战役地点1948年9月—1948年1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47万52万55万锦州黑山沈阳张家口新保安天津碾庄陈官庄双堆集三大战役慨况表三大战役慨况表③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④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建立民主政权实行土地改革毛泽东等人高超的指挥艺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3.三大战役意义:辽沈战役内战爆发时间:1947年土地改革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措施:《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总路线淮海战役时间:1949年4月影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平津战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