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的原因孙中山和毛泽东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尽相同,但他们面临着相同的历史任务。惟其如此,毛泽东称孙中山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国最早的革命民主派”,并始终以“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自居。在他看来,“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从孙中山先生开始,才有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毛泽东来说,孙中山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是刚刚成为历史的现实,因而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所以,毛泽东非常重视对孙中山革命经验的总结,反复强调要继承孙中山的思想。孙中山思想之中确实包含有许多值得后人借鉴和吸收的精华。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卓越政治家、思想家,不仅在实践上为民族解放、民权自由、民生幸福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而且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远见的思想和主张。毛泽东明确指出:孙中山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除此以外,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文化思想、军事思想、外交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之中,都包含有不少科学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后人应该借鉴和吸收的。这也是孙中山思想能够成为毛泽东思想理论来源的一个重要原因。毛泽东反复申明要继承孙中山的思想。他在七大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中曾这样说过:“孙中山这位先生,要把他讲完全。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是讲历史辩证法的。孙中山的确做过些好事,说过些好话,我在报告里尽量把这些好东西抓出来了。这是我们应该抓住死也不放的,就是我们死了,还要交给我们的儿子、孙子。”毛泽东还对党内一些同志不重视孙中山及其思想的错误倾向,提出了批评。他说:“我们党内有一种情绪,不喜欢孙中山,这种情绪在相当广大的党员中存在着。认真说,这种情绪是不大健全的,是还没有真正觉悟的表现”。这就进一步表明了毛泽东对孙中山思想所采取的态度,由此我们可以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孙中山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理论来源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