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鹿省长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定稿)余欣荣副省长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余欣荣(2011年9月21日)经过全体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我省认真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社会掀起大兴水利热潮,吹响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军新号角的重要会议。昨天上午,宝顺书记、三运省长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加强水利建设重大决策的决心,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工作的极为重视。宝顺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实施“水利安徽”战略,阐述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三运省长的重要讲话,着眼于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当前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两位领导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全面深刻,观点鲜明、指向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实在,为我省今后长时期的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期间,与会同志讨论热烈,对会议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回去后的责任有了清醒、紧迫的认识。刚才,宿州、滁州、XX市政府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大会发1言,讲得都很好。下面,结合大家学习讨论的情况,我就贯彻落实宝顺书记、三运省长重要讲话和这次会议精神,谈几点意见。一、充分认识这次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的历史意义,明确我们肩负的责任这次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一是主题重要,第一次把水利建设提升到作为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基础地位来认识;二是旗帜鲜明,第一次提出建设“水利安徽”的战略举措;三是措施强硬,第一次明确了保证今后十年全社会用于水利投入高出一倍的要求和途径。“水十条”条条过硬,件件闪光。大家第1页共8页共同认为,这次会议必将成为我省水利事业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必将开启我省水利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这次会议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它得益于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从我省现代化发展的现实挑战、历史任务出发,求真务实地加强水利建设,也得益于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自觉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因此,要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同样必须提高认识,增强加强水利工作的自觉性。由于我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河流众多、水系复杂,以致长期以来洪涝灾害频发、灾害损失严重,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2的水旱灾害发生,常常出现北涝南旱、北旱南涝、旱涝交替的严重局面。据资料记载,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就有12年发生大水灾,大洪水发生几率约5年1遇;共49年发生大小旱灾,旱灾发生几率约10年8遇。可以说,安徽最大的省情是水情,长期以来旱涝灾害一直是全省人民的心腹大患。自古以来,安徽人民为谋生存、求发展,同水旱灾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早在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就认识到水能起到“殷润国家,家富人喜”的作用,在XX县区兴建了“龙泉之陂,良田万顷”的大型灌溉工程——芍陂,从此,“官民有蓄,仓廪丰实”。此外,安徽历史上还修建了如渔梁坝、佟公坝、金宝圩等一批著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效益。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陆续兴建了拦蓄大别山区洪水的佛子岭等五大水库,建成了灌溉1000万亩的特大型淠史杭灌区,是建国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也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通过持续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全省基本建成防洪、除涝、灌溉工程体系框架,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效益累计超过5000亿元。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省全面建成了14项治淮骨干工程,战胜了多次严重的洪涝干旱灾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保障。历史经验证明,水患存则安徽多难,水利兴则安徽兴盛。当前,我省正处在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的关键时期,水利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加快水利改第2页共8页革发展3这一伟大事业,历史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