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上王荣书记讲话全文在全市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今天上午,我们刚刚召开了区域城市化会议,下午又专门召开社会建设大会,这两个会议连在一起召开,既是巧合,也有必然联系。城市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核心是做好人的工作。所以,今天的城镇化,已经不是单纯空间开发问题,更多的是居民生活生产方式变革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多的是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推进以人为本的区域城市化,最关键的是在城镇规划建设和有机更新过程中,牢牢扭住社会建设这个核心,切实做到以社会建设为主线。刚才,道强副书记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都赞成,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准确研判形势任务,全面增强社会建设的责任感2013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幸福都市建设目标任务,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政策设计,更加注重工作统筹协调,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5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涌现出了一批社会建设创新典型,社会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社会建设领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获得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当前,整个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多元的社会主体拥有多元的社会需求,不断涌现的新鲜事物也催生了大量新的社会事务,社会建设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承担的任务更为艰巨。一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建立更加均衡普惠的发展机制。现阶段,南京的城镇化率已经突破80%,但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率并不高,大城市病与农村发展滞后的现状并存,江南江北差距与城市农村差距并存,外来常住人口增长迅速与落户人口增长缓慢的矛盾并存,重建轻管的格局并存。城市是社会的表现,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凸显了我们社会建设的不足,特别是基第1页共8页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不足。社会建设领域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所以,我们必须更大力度的加强社会建设,提高科教文卫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好的保护人的权益,让更多的人“进的来、留得住、过得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区域城市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二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特征,对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机关、军队、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密集,社会主体思想活跃、需求多样,XX县区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社会组织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社会建设的任务更为繁重,创新社会治理的需求更为迫切。同时,南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我们所提供的城市公共服务,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功能品质优势明显,既要满足XX市民的基本需求,也要承担起为周边地区部分群众服务的职责。公共服务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关键突破口,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供给力,放大资源优势,能够进一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更加有力的推动宁镇扬同城化和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三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全面深化改革,对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民生改善的成效,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社会建设中的问题,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长期以来,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社会和生态两项建设基础比较薄弱,总体处于探索阶段,改革创新空间很大。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必要的稳定环境。从南京社会建设工作来看,我们仍有不少困局亟待破解,尚未解决的老问题与集中出现的新问题相互交织,政府职能“越位”与社会组织职能“缺位”并存,社会诉求多元与社会矛盾增多集中凸显。面对社会建设工作中亟待破解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扭住社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大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改革的全面成功奠定深厚的社会根基。四是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盼,对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让人民满意,是检验社会工作的根本标准。随着社会第2页共8页的进步,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