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克荣同志在市作协大学城分会上的讲话蔡克荣同志在XX县区作家协会大学城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时间:2010年3月8日下午3:30;地点:大学城图书馆)尊敬的屈主席、杨书记、许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文友、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经过三个月的精心准备,XX县区作家协会大学城分会今天正式成立了。这是自塘桥镇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后的又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大学城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们文学工作者的群体范畴更广了、优势更强了、阵容更大了。在此,我谨代表市作家协会向大学城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分会成立付出艰辛劳动的指导老师、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大学城里的江科大、沙工,校园文学发展迅速,各个年级、甚至班级也有自己的文学社,编印自己的刊物,开展多种文学活动,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天两校校园文学社团的强强联合,加盟作协,成为我市文学创作队伍的一支新军。校园是知识的宝库,也是文学的摇篮。同全国各类高校一样,我市的大学城也活跃着一批文学青年,编印了《沙路文学》、《异域江南》等多种文学期刊,精神可佳、行为可赞。去年年底,超健、玉琪、若瞳等几位同学一起找到我们,商谈大学城分会的事,并带来自办的刊物,说实话,当时很感动,从你们身上,看到当年自己的影子,一腔热血、满腔热情。不过,当时我们的条件比不上现在。我们也办刊,办刊,最辛苦的就是在腊纸上刻字(把腊纸覆在钢板上),平时没时间,只有到晚自习后,迎着烛光,挑灯夜战。刻字、载纸、印刊。成语说“秉烛夜读”,我们是“秉烛印刊”。我们有许多同学成了近视眼。我的近视眼就是当时办刊修下的正果。同学们可能不知道,钢板刻字不但时间长,而且用力大。时间一长,手腕第1页共3页特别的酸,大家只好分工协作,轮流刻字,一个人一个小时。油印的刊物,质量不高,墨太重字迹模糊,墨太轻字迹不清,不像你们办的刊物图文并茂,还有彩色印1刷。你们在这块园地上勤于耕耘,创作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作品,为繁荣我市文学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天,大学城分会的成立,在社会与校园内的文学爱好者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搭建了一个平台,这对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刚才,大会选举产生了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聘请了顾问,超健同学作为新当选的分会主席作了很好的发言,讲的不错。下面,我就协会工作和业余创作,送同学们三句话,与在座的会员共勉。等一会,市文联屈主席还要作重要讲话:第一句话,甘于寂寞、专心致志。大学生对文学创作有热情是好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文学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这条路上,挫折许多,险阻万千。何况同学们的生活阅历、文学素养、思想水平等等,都还比较稚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专心致志,打好基础。要想打好这个基础,心中要有三“甘”:一要甘于心静。搞创作要心静,心不静,则容易受干挠、浮躁,为什么一些有才气的作家,越来越写不出好作品。心神不宁,哪有心思揣摩作品,自然翻不了这道坡。二要甘于清贫。写作不同于经商、做生意,大多数是付出的多回报的少,花心思写的作品,能不能发表是个逗号,有没有稿费是个问号。实际上,也没听说有多少人靠写作发财,一句话叫甘于清贫。三要甘于失败。搞创作难免有失败,但不能因为失败就灰心,要有越挫越勇的的劲头。我也是从失败起步的。投稿石沉大海是常有的事,不要怕。只要我们心中有三个“甘”字,专心致志,成功自然就不远了。在这里代表作协表个态,对出色的作品,作协的刊物将优先推出;对有成就的会员,将优先向上级作协推荐。第二句话,锲而不舍,苦心求索。创作是份苦差事,也是门学问,不但要有坚实的文学功底,还要锲而不舍、吃得起苦,永不放弃的毅志。路漫漫兮而求索,希望在座的会员,吃得三个苦。一是“体力苦”。文学创作是业余创作,是业余创作就第2页共3页得要加班加点,人家嗑瓜子你要爬格子,人家宵息你熬夜,是项体力活,简单地讲就是透支体力,而且还不能荒了学业。二是“脑力苦”。有些人对作家的描述是,精神富有、物质富庶。实际上不然,创作是种脑力劳动,要冥思苦想。吃文字饭的,白头发多。同学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