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4畅言教育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苏武传本课时编写:合肥七中刘孝峰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4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课文导入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4【知识与技能】1、了解班固及《汉书》。2、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3、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所写内容。2、鉴赏本文运用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3、把握文章的主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品味历史传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目标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4班固,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时年61岁。那时,《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写成,后由妹妹班昭和马续补写而成。家庭:父亲,班彪;弟弟,班超(投笔从戎);妹妹,班昭(续写《汉书》)。作品:史书有《汉书》(《前汉书》);辞赋有《两都赋》;诗有《咏史诗》。作者简介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4《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记录了从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史学价值: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出对人民的同情。文学价值: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4汉民族兴起于战国时期,强盛于秦末汉初。秦汉之际,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文帝、景帝时代,汉一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一朝力量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一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匈奴汉朝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4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正音辨形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4信义安所见乎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羝乳乃得归见犯乃死,重负国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空以身膏草野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翻译检测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4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3、落实文句翻译。疏通全文字句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4主要人物:苏武次要人物:张胜、卫律、单于、汉使者李陵疏通人物的关系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4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第二部分(第2~8段):重点记叙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第三部分(第9~10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理清文章思路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4本文详写了苏武几件事?出使匈奴,以求通好缑王谋反,殃及汉使张胜语武,恐负国,欲自杀卫律审武,引刀自刺卫律劝降,威逼利诱,宁死不屈幽禁窖中,饮雪吞毡牧羊北海,持节不渝李陵劝降,忠心表白汉匈和亲,请还汉使历尽艰难,白发归汉畅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4介绍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1、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怎样?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