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学案教学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一、学案教学指导思想的问题学案教学的指导思想应该为,以启发式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科学思想和人文素养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二、学案教学理论依据的问题•学案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学案研究中是很重要的,如果一线教师不清楚学案的理论依据,就会盲目仿效学案的形式,不能编制出真正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方案。这可能也是其他学校的教师花费了很大精力,学习学案教学实施先进学校经验后,觉得力不从心的真正原因。•关于学案的理论基础,大部分学者们认为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最近发展区是学案教学的理论基础的。还有部分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发现学习理论、教学双主动理论、尝试教学理论、迁移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现代教学论等,为学案教学的理论基础。这些都是对学案教学理论基础的有益探索,是值得肯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认识论等许多理论都对学案教学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与指导意义,但学案教学应该具有学科化、个性化、区域化、班级化的,也就是说学案教学是多元化的。每一种理论或许为学案教学的某方面做出指导,我们不要希望一两种理论就能完全包含了学案教学的理论。这就要求实践认真研究有关理论不断丰富学案教学的理论体系。•笔者以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为核心的面向21世纪教育的价值取向,以“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为特征的关于现代教学方式的有关论述以及新课改的“以人为本”核心理念对学案教学的理论提供了支撑,值得认真研究。三、学案与教案的关系•一般的观点都认为,教案侧重于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学案的侧重于是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教案着眼于教师的主导性思路,而学案则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教案侧重于将知识掰碎了如何“喂”给学生,而学案则侧重于研究学生如何“取”。教案一般更多地考虑如何将知识讲深、讲透,而学案则更多地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其实,学案与教案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是共同完成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活动。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与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许多人认为,“教”是“灌输”学生“被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是“探究”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课堂上普遍出现所谓了“扶学抑教”的现象。“学案教学”的广泛实施,可以说也是这种现象的一个表现。其实,“教”与“学”从内容上来说,包括知识层面、方法层面、能力层面、情感层面等,二者并不矛盾。四、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系问题•教学目标指出的是教学的方向,把期待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作为方向提出来。着眼于教师的教,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描述,所以是以教师为主体表述的。教学目的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是教师必需这样做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反映出教学过程中的要求,所以教师既要预设好教学目标,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依据需要进行调整或变更。•学习目标设计的意图是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及知识的把握层次,从而明确自主学习的最终结果,作为学习目标,它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应列举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以及各知识的把握层次,最好能将本节知识与各节、各章内容联系起来,构建起知识网络,明确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本节课的提纲挈领和核心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它着眼于学生的学,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所以是以学生为主体表述的。把期待学生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学会学习、情感变化的具体行为变化提出来,是可以具体观察和测评的,也就是说可以操作的。五、学案教学发展趋势的问题•1、学案的个性化与多样化。•2、学案教学中多种方法的最优组合。•3、学案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