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投影第2课时投影(2)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投影的概念;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过程与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观察,理解原理,增强自信心.重点理解正投影的含义并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难点归纳出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探究1.如图,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1)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A1B1;(2)当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A2B2;(3)当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A3.探究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例如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结论:(1)当纸板P平行于投影面Q时,P的正投影与P的形状、大小一样;(2)当纸板P倾斜于投影面Q时,P的正投影与P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3)当纸板P垂直于投影面Q时,P的正投影成为一条线段.归纳: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三、例题讲解例画出如图摆放的正方体在投影面P上的正投影.(1)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平行于投影面P,如图(1);(2)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倾斜于投影面P,上底面ADEF垂直于投影面P,并且上底面的对角线AE垂直于投影面P,如图(2).解:(1)如图,正方体的正投影为正方形A′B′C′D′,它与正方体的一个面是全等关系;(2)如图,正方体的正投影为矩形F′G′C′D′,这个矩形的长等于正方体的底面对角线的长,矩形的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矩形上、下两边中点的连线A′B′是正方体侧棱即它所对的另一条侧棱AB的投影.四、巩固练习1.(1)在一天中,从早晨到傍晚物体的影子由正西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正东方向移动;(2)如图是小明在学校时上午、下午看到的学校操场上的旗杆的影子的俯视图,将它们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为.西北正北东北C,D,B,A2.如图所示,右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D五、课堂小结1.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如果投射线不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斜投影.2.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3.投影的分类:物体――→光照投影――→点光源中心投影――→平行光线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本节课首先探究正投影的概念,然后以铁丝和正方形纸板的影子为例,讨论当直线和平面多边形与投影面成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归纳出其中蕴涵的正投影的一般规律.最后以正方体为例,讨论立体图形与投影面成不同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可以发现,整个讨论过程是按照一维、二维和三维的顺序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