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1命题有一家主人是一个不善言辞的木讷之人,一天主人邀请张三、李四、王五三人吃饭聊天,时间到了,只有张三、李四准时赴约,王五打电话说:“临时有急事不能来了.”主人听到随口说了一句:“你看看,该来的没来.”张三听到,脸色一沉,起来一声不吭地走了,主人愣了片刻,又道了句:“哎,不该走的走了.”李四一听大怒,拂袖而去,主人尴尬不知所措.问题张三和李四之所以生气走人,是因为主人的表达方式存在逻辑错误,该来的没来这句话等价于,不该走的走了这句话等价于.来的都是不该来的该走的没有走1.了解命题的概念及构成.(难点)2.会判断命题的真假.(重、难点)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的陈述句叫作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作,判断为假的语句叫作.命题的常见形式是,其中p叫作命题的,q叫作命题的.真假真命题假命题“若p,则q”结论条件知识导学例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指数函数的图象真漂亮”是命题.()(2)2>3.()(3)命题“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是真命题.()(4)“m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是真命题.()问题探究探究1:命题的概念【解析】(1)×.因为漂亮没有明确的标准,无法判断对错,故(1)错.(2)×.是假命题.(3)√.(4)×.m=0时,2x-1=0是一元一次方程,故(4)错.【答案】(1)×(2)×(3)√(4)×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一般把握住两点:①看其是否为陈述句,②能否判断真假,两者同时成立才是命题.注意不要把假命题误认为不是命题.归纳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的程序框图归纳总结1、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若不是,请说明理由.(1)求证3是无理数;(2)若x∈R,则x2+4x+4≥0;(3)你是高一的学生吗?(4)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吃苹果;(5)若xy是有理数,则x、y都是有理数;(6)60x+9>4.学以致用【自主解答】(1)是祈使句,不是命题.(2)因为x2+4x+4=(x+2)2≥0,所以可以判断其真假,是命题.(3)是疑问句,不是命题.(4)有的人喜欢吃苹果,有的人不喜欢吃苹果,故可以判断真假,是命题.(5)是命题,可以判断真假,如:3·(-3)是有理数,但3和-3都是无理数.(6)不是命题,这种含有未知数的语句,未知数的取值能否使不等式成立,无法确定.例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若a>b,则a2>b2;(2)x=1是方程(x-2)(x-1)=0的根;(3)当x=4时,2x+1<0;(4)直线y=x与圆(x-1)2+y2=1相切.问题探究探究2:命题真假的判断【精彩点拨】语句――→命题定义判断是否是命题――――→证明举反例真假命题【自主解答】(1)为假命题,如a=1,b=-2时,有a>b,但a2<b2.(2)为真命题,由方程的根的定义,将x=1代入方程,即可作出判断.(3)为假命题,x=4不满足2x+1<0.(4)为假命题,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22小于圆的半径1,直线与圆相交.判断命题真假的两个技巧1.真命题:判断一个命题为真命题时,会涉及学习过的概念、定理、公理、法则、公式等,借助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经过严格科学地推理论证得出要证的结论.2.假命题:判断一个命题为假命题时,只要举一个反例即可.归纳总结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①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②若xy=0,则|x|+|y|=0;③若a>b,则a+c>b+c;④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A.1B.2C.3D.4学以致用【解析】①错;②中x=3,y=0,则xy=0,但|x|+|y|≠0,故②错;③正确;④中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不一定互相垂直.【答案】A问题探究探究3:命题的结构形式例3: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p与结论q,并判断命题的真假.(1)菱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2)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精彩点拨】分析命题―→写成“若p,则q”形式―→p是条件,q是结论―→判断真假【自主解答】(1)命题“菱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即“若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条件p: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结论q:它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此命题为假命题.(2)命题“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即“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条件p:两个角相等,结论q: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此命题为假命题.把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首先要确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若条件和结论比较隐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