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迪同志在全市乡,镇(街道)政务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在全市软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齐继慧(2008年10月24日)同志们:这次全市软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近年来软环境建设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全市软环境建设各项任务。刚才,有4家单位在会上介绍了工作经验,还有8家单位进行了书面交流。这些经验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希望各单位认真学习借鉴,并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应用到软环境建设工作之中。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总结经验,查找差距,正确评估我市软环境形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把优化软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把打造最佳软环境区域作为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为此,市委、市政府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广了一系列的经验作法,软环境不断优化,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优化软环境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在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公示与听证、专家咨询、决策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确保科学民主决策有章可循。二是健全了重要领域行政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制度、行政审批信息公开制度、行政许可听证制度和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公共资源交易等制度。三是完善了行政执法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执法依据、执法权力、执法程序和相应责任,清理、确认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事项,并规范了保留执法事项的执法行为。四是强化了政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五是落实了行政审批服务制度。全面推行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第1页共8页制、一次告知制、限期办结制、过错追究制和全程代办制等各项制度。(二)以专项治理为契机,积极营造和谐发展的软环境。一是治理教育乱收费。共处理群众举报122件,查出违规收费10余万元,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了纪律处分。二是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全市17所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药品(卫材)集中招标采购,目前已累计招标采购5.8亿元。三是减轻农民负担。全面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严格执行税收、价格“公示制”,公示率为99%。四是清理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今年以来,对农民工集中的175户用人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下达整改指令书12份,补签劳动合同574份,清欠农民工工资475万元,清欠率达到92%。五是减轻企业负担。规范了对企业的收费标准。六是治理公路“三乱”。共查扣“黑车”、假牌照车、套牌车等1075辆。取消出租车收费项目3项,降低收费标准2项。(三)充分发挥载体作用,有效解决软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一是深入开展“行风热线”活动。去年以来,先后安排两县两区和市直92家单位主要领导走进“行风热线”直播间,共回答群众咨询问题5046个,调查后及时解决问题826个。“行风热线”已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民心线”,推动政府改进工作的“监督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连心线”。二是发挥“民心网”作用。去年以来,共受理举报投诉632件,办结617件,通报批评10人,收缴违纪款18万余元,返还违规收费16万余元。“民心网”畅通了群众反映问题的诉求渠道、党和政府了解群众诉求的绿色通道、政府解决群众诉求的工作渠道。三是建立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今年,我市在全省首家引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国家监察部共同开发的软件系统,建立了盘锦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这个系统全程监控全市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从申请到受理、审核、批准、办结等各个环节,促使审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和步骤履行职责,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强了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四是开通了114市民诉求服务电话导航系统。这个系统整合了第2页共8页全市110多个诉求服务分平台和市县区387个诉求服务电话、88个举报投诉电话,既是直接受理举报投诉、政策咨询和公共服务的热线,也是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了解市民诉求的渠道。五是开通了市软环境建设网站。网站公布了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