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恒秋副厅长在全省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会议上的讲话薛显林副厅长在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2年11月13日同志们:为加快XX省水利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经厅党组研究,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为达到预期目的和更有效地促进工作,我们特意请河海大学王志坚教授来给我们做了学术报告,报告对于我们了解水利信息化技术具有启迪性,对于我们掌握信息化知识具有普及性,对于我们下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听后感到受益很深。王教授在河海大学从事专业信息技术研究,有着很深造谥,并且在全国水利信息技术领域有很大的影响。以后,我们还要在王教授方便的时候,多请来给我们做学术报告和具体工作指导。借此机会,我代表厅党组和全体同志们对王教授表示再一次的感谢。刚才信息中心介绍了XX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目标和任务,具体工作我们以前做过部署,不再细讲。在此,我谈三个方面的意见。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正确认识和运用水利信息化信息化建设从大的方面讲,符合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要求,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就是指以现代科技为龙头,构成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生产力。为什么水利系统在全国信息化尚未普及,刚刚起步的时候,要下决心推进水利信息化,下面我与大家共同做个分析和探讨。现在推进水利信息化事业,我们的工作环境无论从宏观方面或是微观方面,无论从客观条件或是主观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必须用全新的思维和手段去工作。我在标题中用了个“与时俱进”,这并不是赶时髦。政治上要与时俱进,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上都要与时俱进。时代发展到今天,我想最起码有六个因素发生了变化。(一)从水利工作的手段上讲,设施因素大于人力因素。第1页共7页现代化设施,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包括现代化、信息化设施。信息化本身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工作效果的手段。这里讲的人力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人力,是生产性劳动范畴的人力,是从哲学角度上讲的人力。(二)从决策方法上讲,科技因素大于经验因素。我们现在的决策过程,不是查看我们过去是怎么做决策的,而是研究客观现实需要怎么做,要靠现代的手段去分析、去综合,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最后形成决策的主导意见。(三)从抗灾的重点上讲,突发因素大于常规因素。我们经常讲自然规律,但是现在的天气现象变化越来越剧烈,异常天气经常发生。雨该下的时候不下,不该下的时候大下的情况经常发生,给我们很多工作造成被动。比如防汛工程,在正常年份,工程完工日期赶在6月上旬完工,都不影响度汛。可是,沙河1999年5月26日就来了第一次洪峰。自然现象变化规律越来越复杂,越难以把握。对于我们水利人来讲,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的难度今后将越来越大。(四)从工作效率上讲,机制因素大于领导因素。现在一个好的机制比一群好的领导还起作用。当然,一个好的领导可以造就好的机制。(五)从战略上讲,生态环保因素大于常规的资源利用因素。要从战略上、可持续发展角度去制定我们的工作方略,这样考虑才符合发展方向,符合整个社会的走向。(六)从整个工作实际发展走向上讲,市场因素逐步大于计划因素。实际上在经济领域内,已经是市场因素大于计划因素。而在水利上,从很大程度上讲,还是计划因素在起主要作用。现在都是在搞产权改革,这就是向市场经济的方向迈进。市场因素将逐步大于计划因素。逐步扩大的是经济效益的因素。随着这六大因素的变化,我们的整个水利事业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应该做到五个并重:第一,基础设施建设要与基本队伍建设并重,我们的基本队伍建设实在是太重要了。第2页共7页第二,工程建设与水文化建设并重。水利事业的人不要一开口就是工程,只懂工程不懂水文化的人不是真正全面的水利人。要注重水文化建设,我们现在的信息化建设就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第三,体制改革与水权改革并重。我们现在仍然要策重于体制改革,目前的体制造就了目前的机制,目前的机制成就了当前的干部队伍状况,当前的干部队伍状况就造成了当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