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1-12-10[作者简介]马新利(1979-),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急危重症专科护理研究。[通讯作者]吴淑华Email:wshicu@sina.com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策略犅狌狀犱犾犲狊狅犳狊狋狉犪狋犲犵犻犲狊犳狅狉狆狉犲狏犲狀狋犻狀犵狏犲狀狋犻犾犪狋狅狉犪狊狊狅犮犻犪狋犲犱狆狀犲狌犿狅狀犻犪马新利(MAXinli),吴淑华(WUShuhua),段萍(DUANPing),陈雪(CHENXue),郭新荣(GUOXinrong)(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41)(TheSecondHospitalof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41,China)[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对某院2009年8月—2010年7月间395例住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集束化干预(采取头高位、密闭式吸痰、加强气道管理、避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措施,并与该ICU2008年8月—2009年7月间未进行集束化干预的387例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进行比较,评价集束化干预方案预防VAP的有效性。结果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前VAP发病率为28.42%(110/387),干预后下降为7.85%(31/39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9,犘<0.05);患者住院时间,采取集束化干预前为(15.06±4.51)d,干预后为(10.86±2.37)d,明显缩短(狋=17.14,犘<0.05)。结论集束化策略预防VAP有效。[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集束化干预;医院感染[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9638(2012)04-0302-0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特殊类型,其发病率为5%~68%[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高达70%,已成为影响重症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2]。因此,预防VAP的发生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外应用集束化治疗和护理取得了很好效果[3]。本院对收治于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亦采取了集束化干预,并获得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集束化干预组:2009年8月—2010年7月ICU机械通气患者395例,男性243例,女性152例,年龄(55.50±16.24)岁;对照组:2008年8月—2009年7月ICU机械通气患者387例,男性206例,女性181例,年龄(59.61±19.44)岁。两组原发病种类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脑出血、脑血栓、脑外伤、多发伤、心肺复苏、脑肿瘤、冠心病、感染性休克等,且所有病例均为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原发病种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时间、两组留置胃管人数、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1.2VAP诊断标准机械通气48h以上及停用机械通气后48h以内,具备以下2项以上表现即可诊断为VAP:(1)发热,体温≥38℃,或较基础体温升高1℃;(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或<4.0×109/L;(3)脓性呼吸道分泌物涂片见白细胞>25个/LP,鳞状上皮细胞<10个/LP,培养出潜在的呼吸道病原菌;(4)胸片示肺部出现新的或进展性浸润病灶[4]。1.3集束化干预方法1.3.1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洗手制度。1.3.2采取头高位对机械通气患者均采取头高位(30°~45°);肠内营养前先抽吸胃内容物,如果胃内残留量>150mL,则减少鼻饲量或暂停鼻饲。肠内营养,使用胃肠营养泵均匀输入,并密切观察有无反流情况;进食30min内尽量不吸痰和翻身,防止患者出现反流误吸。1.3.3气道护理1.3.3.1气囊管理使用气囊测压表精确测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