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鲁沟村办二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1、矿井及井田概况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原伊川县鲁沟村办二矿,位于伊川县东南35km的半坡乡政府西南11km鲁沟村。行政区划隶属伊川县半坡乡管辖,属村办集体煤矿。法定代表人:鲁武奇。该矿于1984年4月建井,1985年9月投产,限采二1煤层,设计生产能力0.03Mt/a,2002年技术改造后,经洛阳市煤矿工业管理局核定生产能力为0.06Mt/a矿井。该次资源整合,根据河南省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豫资源整合办[2005]2号文),改建后,矿井生产能力0.15Mt/a,按照原煤炭工业部1994年颁发的《煤炭矿井设计规范》,该矿属小型矿井。1鲁沟村办二矿开采二1煤层。建斜井1个,竖井2个。主立井一对1.5t箕斗提升,断面,9.6m2,主立井坐标:X:3802147.00,Y:38376730.00,井口标高为+542m;副斜井轨道运输斜长315m,坡度26°,断面5.1㎡,井口标高为+522.316m,井底标高+343,副斜井坐标:X:3801551.755,Y:38376396.66,方位317°;副立井井深202m,井筒直径2.4m,井底标高+340m,坐标:X:3802123.814,Y:38376662.966。矿井开采深度+440m~+350m标高。1.2位置及交通1.2.1位置及交通伊川县鲁沟煤矿位于半坡乡政府西南11km的鲁沟村西500m,距伊川县城约46.5km,半坡至临汝镇公路从矿区南边界通过,北14km与郑-潼公路相连,西南10km与洛界公路相连,井田西部有焦枝铁路,北部有登封矿区铁路。西北距焦枝铁路伊川车站42.52km,西南距临汝镇车站11km,北距洛界高速公路伊川路口36.5km,交通十分便利。见交通位置示意图1-1-1图1-1-1交通位置示意图伊川县鲁沟村办二矿矿区位于登封煤田宝雨山勘探区中南浅部,距伊川县城46.5km,行政区划隶属伊川县半坡乡管辖。井田范围是依据伊川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关于伊川县鲁沟村办二矿储量核查的申请书和储量核查矿区范围图中的6个座标点圈定(见附表2-1-1)。井田地质储量是依据该次洛阳市矿业发展中心提交的该矿井地质储量计算图而定,该设计依据6个座标点连线,作为该矿井设计的合法边界。3井田边界拐点坐标表表2-1-1拐点编号XY拐点编号XY138014303837630043802300383771002380189538376300538019003837702833802563383771876380175438377000井田东西走向最长约1150m,南北倾斜最宽约550m,面积0.4488km2。1.3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宝雨山井田中部,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高低不平,沟谷发育,地面坡度15°~21°。最高标高位于矿区北东部,为+575m,最低标高位于矿区南部,为+498.87m,相对高差76.13m。1.4气象、水文区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据洛阳气象站历年资料:气温:最高气温44.4℃,最低气温-21.2℃,历年平均气温为14℃。霜冻期为11月底至翌年3月初,冻土最大深度16cm。降水量:年最大降雨量1006.3mm,最小降雨量420.6mm,年4平均降雨量541.55mm,月最大降雨量481.3mm(2000年7月)。最大连续降雨天数9天(1964年4月13日~21日)。雨季集中在7、8、9三个月。最大积雪厚度0.16m。蒸发量:年最大蒸发量2825mm(1959年),最小蒸发量1490.5mm(1964年)。月最大蒸发量408.9mm(1959年7月),月最小蒸发量40.7mm(1957年1月)。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湿度和风速:平均绝对湿度13.5mm,平均相对湿度67%。冰冻期一般是12月到来年3月。冻土最大深度22cm。最大风速24m/s,平均风速2.8m/s。风向北西、北西和北东,以北东向为主。1.5地震据历史记载,公元前519年到公元1942年的2461年间,区域内共发生地震84次,河南省发生的八次大震中,七次对区内有较大破坏,其中,发生于1552年1月28日与2月17日,1524年2月4日与2月14日,1809年、1820年8月4日的地震,有民舍倾覆,伤人无数的记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编制的地震裂度区划图,洛阳地区地震裂度为六度。1.6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矿井现主要排水设施,见表1-3。矿井正常涌水量28.7m3/h左右,最大涌水量为114.8m3/h,矿井现有排水设施的实际最大排水能力为138m3/h,可以满足矿井的排水需要。为确保水泵、排水管路的正常运行及水仓容积的蓄水量,加强了对排水设施的维修、维护及水仓淤泥的清理,具备了抗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