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班音乐走路教案中班音乐走路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中班音乐走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班音乐走路教案1目标:第1页共33页⒈倾听歌曲,感受和表现歌曲速度和力度的改变。⒉尝试用四种不同的方法演唱歌曲。打算:图谱一、学习歌词,帮助幼儿驾驭歌词。⒈今日,有几个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听一听,都有谁来了?⒉老师示范演唱歌曲,提问:谁来了?(依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⒊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遍。第2页共33页⑴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学习有节奏地讲解并描述:小兔子走路跳、跳、跳。)⑵老师带幼儿有节奏地学念歌词,并用动作表示。×××|×××|××××|×—|小兔子走路跳跳跳⑶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兔子走路的样子吧!(有节奏的边说边做)⑷小鸭子是怎样走路的?(小鸭子走路摇、摇、摇。)⑸小乌龟和小花猫又是怎样走来的?(小乌龟走路爬、爬、爬。第3页共33页小花猫走路静静静。)⒋完整有节奏地讲解并描述歌词并可以加入动作表现。二、学唱歌曲,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⒈它们走路的声音一样吗?那请你细致来听一听。(老师示范唱)⒉请幼儿说一说它们走路的区分?⒊幼儿学习用四种不同的唱法来表现歌曲中力度、速度的差异。⑴小兔子走路的时候是跳跳跳,那我们唱歌的时候应当怎么唱?(跳动的唱,老师可示范)小鸭子、小乌龟和小花猫呢?第4页共33页⑵)小结:小兔子是跳着走路的的,所以我们唱歌的时候也要跳动一些,小鸭子走路摇摇摆摆的,所以我们唱歌的时候要平稳一些,小乌龟走路很慢,我们唱得也要慢一点。小花猫走路静静静,所以我们唱歌的时候要轻一点。那接下来我们分别用这四种不同的声音来唱一唱吧。⑶幼儿用跳动、平稳、缓慢、温柔的歌声分别表现四种动物的形象。(老师弹奏时留意琴声的凹凸、快慢。)⒋激励幼儿再次大胆地用四种不同的唱法演唱。三、表演歌曲第5页共33页⒈集体表演⒉分角色表演中班音乐走路教案2活动目标:1、感受旋律节奏与速度的改变。2、能依据音乐的改变大胆地仿照、表现老爷爷与小弟弟的音乐形象。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嬉戏表演。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嬉戏的欢乐,乐意与同伴一第6页共33页起嬉戏。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嬉戏,感受嬉戏的乐趣。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感受旋律节奏与速度的改变活动难点:幼儿能依据音乐的改变,仿照相应的形象。活动打算:物质打算:小鼓,老爷爷小弟弟的图片,音乐《老爷爷与小弟弟第7页共33页走路》,相机阅历打算:幼儿对快慢节奏的音乐有过观赏阅历,幼儿对老爷爷小弟弟走路形象有所视察。活动过程:一、导入:“手指嬉戏”。1、手指变变变:“小挚友,伸出你的两根小手指,变变变,变成一只小兔子。”2、“小兔跳舞”:——出示小鼓,师:“小兔子要和小鼓一起跳舞咯,小鼓敲地慢第8页共33页小兔就跳地慢,小鼓敲地快,小兔就跳地快。”——老师敲小鼓,幼儿手指表示小兔跳的快慢。(此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孩子初步建立对节奏快慢改变的感知,同时手指动作的表现方式一方面能激发孩子活动的爱好,另一方面也给了孩子表达节奏感受的空间。)二、感知音乐:了解音乐旋律节奏、速度的改变。1、播放音乐(A段、B段),幼儿观赏:——师:“小兔子跳舞跳得可好看啦,把老爷爷和小弟弟都吸引过来了,接下来老师放两段音乐,请你听听哪一段音乐是老爷爷走来第9页共33页了,哪一段音乐是小弟弟走来了?”(此环节的重点是利用人物形象帮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的改变和特点。)2、幼儿沟通感受:——“为什么A段是老爷爷在走路?”(音乐A段比较深厚、缓慢,就像老爷爷走路一样渐渐地、缓缓地。)——“为什么B段是小弟弟在走路?”(音乐B段比较轻快、活泼,就像小弟弟走路一样蹦蹦跳跳的。)——师依据孩子的回答,随机播放音乐,验证孩子的感受。第10页共33页(此环节的重点通过探讨、验证的方法,再次把握音乐的性质。)3、分段观赏,感受A、B两段音乐的节奏、速度特点。——师:“请你再细致听听,是不是像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