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常务副区长张维伦在全区环境建设工作会议暨“一街四所”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胡四一副部长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我们召开这次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交流会,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五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和经验,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研究、部署"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这次会议有两个主要特点。首先,这是一次关键性的会议。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到今天,又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刻,如何解决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方向和动力等问题,进一步开创这项工作的新局面,要求我们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其次,这是一次启发性的会议。我们首次将会议安排在中部地区召开,通过考察参观中部崛起重要一极的中原城市群核心--郑州的经验,就是要让大家思考节水型社会建设如何更好地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下面,我代表水利部和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讲四点意见。一、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十一五"是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铺开、深入发展的时期。全面铺开,是指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节水型社会四大体系建设普遍展开;深入发展,是指通过试点建设,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一)以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国家颁布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等法规;发布了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水量分配暂行办法、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等规章,XX省、XX省、XX省、XX省、XX省、宁夏自治区、XX省等七个省级行政区颁布了省级地方性节水法规,XX市、XX市、XX市等第1页共20页有立法权限的特大城市颁布了市级地方性节水法规,形成了以水法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构建了我国水资源规划体系,为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奠定了基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通过专家审查,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全面展开,各项水资源专业规划和各地综合规划基本完成。全国和各地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全面实施。水资源配置有序推进,国务院批复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授权水利部批复大凌河水量分配方案,水利部出台水量分配暂行办法,广东东江和江西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经省政府批复实施,七大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编制完成。用水定额体系基本建立,除西藏外的全部省市实行了用水定额管理,并将用水定额作为取水许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计划用水工作的重要控制指标,推行用水关键环节定额控制。基本建立促进节水的水价机制,水资源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征,部分地区水利工程供水实行了两部制水价、丰枯季节水价,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施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推行范围不断扩大。水功能区划制度进一步健全,国务院批复实施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其余六大流域水功能区划开始全面复核,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批复实施水功能区划。此外,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从源头遏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耗水、高污染建设项目,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大部分省市实行地下水年度开采总量控制,苏锡常地区实现全面禁采,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限采稳步推进。(二)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建设力度加大,各地产业发展进一步趋向节水减排。国家严把水资源论证关,在产业布局和城镇发展中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在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坚决遏制建设高耗水、重污染项目。国家发改委规定,北方缺水地区新建、扩建燃煤电厂禁止取用地下水,严格控制使用地表水,鼓励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或其它废水。火电厂建设要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规划,配套同步建设。坑口电站项目首先考虑使用矿井疏干水。黄河流域规定,无余留黄河水量指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引黄用水项目必须通过水权转换方式在分配给本省(自治区、第2页共20页直辖市)水量指标内获得黄河取水权。国家对从事符合条件的节水所得和使用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