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种植义齿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张迪张晓燕周聪金光春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学、生物力学、外科学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学科的知识。若手术中的某一环节未达到要求可能出现一系列的相关种植术后并发症。对于种植修复中的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因此,种植修复前就应该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在术前设计、术中操作步骤及术后维护的各个环节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并发症应该及早发现,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常能终止病情的发展甚至使病变逆转。本文主要从术中并发症、术后初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及复杂附加性手术并发症四个方面来论述种植义齿修复过程中常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一、术中并发症(一)出血:在软组织切开的过程中常可出现出血,黏骨膜剥离损伤大、黏膜下剥离广泛、术后压迫不良、钻孔过深伤及下齿槽血管、颌骨内肿瘤破裂等是发生出血的常见原因。如受全身因素影响如患者患有出血性倾向疾病时,手术时也可发生出血。术中出血除造成出血过多外,若血液倒流入口底,还可能阻塞呼吸,导致窒息[1]。为了避免术中出血,种植手术时应尽量减小创伤,术前应拍摄X线曲面断层片,了解下颌管的位置及走行,设计好种植体的植入深度及植入方向,避免损伤下牙槽血管。除此之外,术前应进行全身系统性疾病筛查,选择适应证,避免禁忌证。一般的软组织损伤所造成的渗血,经压迫5~10min后,基本可止血。因渗血造成的局部淤血一般可在数日后吸收,可在术后早期冷敷,晚期热敷。如为伤及下牙槽血管或颌骨内的肿瘤破裂所造成的较严重的波动性出血,应适当地暴露并及时结扎[2]。因全身因素有出血倾向者,应对症处理。(二)上颌窦穿通:上颌窦穿通是口腔种植术时,钻头或种植体进入上颌窦并穿通黏膜[3]。多发生于上颌窦提升术和上颌后牙区种植术的过程中,常会引起术后的感染,严重时发生脓肿,引起患者面颊部的疼痛[4]。其主要原因包括骨质疏松,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吸收导致的上颌窦底壁薄弱,钻孔时用力过猛或种植体植入过深。当上颌窦穿通时穿孔处常会出现渗血,患者捏鼻鼓气时,可见有气泡漏出,探针可探查到穿通孔。为了避免上颌窦穿通,术前应拍摄X线片,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好适当的种植体,确定植入深度。若上颌窦位置过低时,可行上颌窦提升术,后再植入种植体。在某种情况下还可以避开上颌窦行翼上颌区种植。小的穿孔不需特殊处理,可在穿孔处放置明胶海绵以封闭穿通口,较大的穿孔较易引起种植体周围炎,需进行黏膜修补后再植入种植体,对于出血严重的病例,还应行上颌窦开窗术,止血后封闭窦底穿孔[3唱6]。(三)牙槽脊穿孔:牙槽脊穿孔多发于前牙种植区,多见于牙槽脊的中间、一侧或根方穿孔。主要原因包括缺牙时间过长,导致牙槽脊过度吸收,使得牙槽脊宽度不够,钻孔方向不当,对骨倒凹估计不足,使钻头从牙槽脊一侧或根方穿出。此外,当牙槽脊宽度不足时常采用骨劈开扩张术,若此时操作不熟练或用力过猛可致皮质骨的骨折甚至脱落。一般认为,对于不影响种植体植入稳定性的穿孔,在穿孔处置入合成骨或自体骨后照常植入种植体,必要时可以覆盖组织膜,缝合软组织。对于较大的穿孔,无法获得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则不可勉强植入,可在穿孔处植入骨移植材料后缝合关闭创口。骨愈合时间一般为6~12个月,待骨愈合后再行种植体植入术。(四)神经损伤:牙种植术中,神经损伤是最为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神经损伤可发生于种植手术的麻醉、骨切开术及种植体植入等环节[7]。据文献报道,牙种植术中神经损伤的发生概率高达13%[8唱9],可能损伤的神经主要为下牙槽神经和颏神经,偶尔也可发生舌神经的损伤。术中若伤及神经可引起局部感觉异常或不寻常的出血。1畅下牙槽神经损伤:下牙槽神经损伤多由于对下牙槽神经管的走向不了解,X线片拍摄不够准确或种植体选择过长等引起。为避免下牙槽神经的损伤,了解神经管的走行十分重要,大部分人下颌管后2/3部分偏向下颌支及下颌体的内侧面,在第一磨牙处横断面上位于近舌侧1/3,向近中逐渐向唇颊侧走行,直至颏孔穿出。因此术前应拍摄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