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探讨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探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朴永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朴永馨E-mail:piaoyongxin2002@yahoo.com.cnE-mail:piaoyongxin2002@yahoo.com.cn感谢邀请感谢邀请有机会来讨论特殊教育,向各位学习和请教。有机会来讨论特殊教育,向各位学习和请教。声明:不是报告,而是发言;观点可以讨论;声明:不是报告,而是发言;观点可以讨论;是个人的认识、体会、经验,愿与各位分享、是个人的认识、体会、经验,愿与各位分享、交流,接受批评、质询、修正,以求促进有中交流,接受批评、质询、修正,以求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国自己的特国特色的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国自己的特殊教育学科的形成,以利于中国特殊教育对建殊教育学科的形成,以利于中国特殊教育对建立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立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一、明确与统一几个概念和观点一、明确与统一几个概念和观点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目前多用狭义;实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目前多用狭义;实际操作中主要是狭义中的三类(盲、聋、弱智);操作中主要是狭义中的三类(盲、聋、弱智);课程有多种定义,目前较公认的是指教学的内容(学科、活动等)、安排、进程与时限,包括大纲和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合,是与目标、手段等的辩证统一体。课程是学习内容、是教学的基础;教学是传授学习内容的过程、是课程实施的保证;没有课程就没有教学,没有教学课程就不会产生影响。教什么和怎样教密切相连。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和依据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和依据学校培养目标学校培养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的体现,是学是国家教育目的的体现,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现在的理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现在的理想和未来的现实。想和未来的现实。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课程及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课程及教学目标——学科、单元及每节课的目标教学目标——学科、单元及每节课的目标和任务和任务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总的讲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要求总的讲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要求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需求;国家发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需求;国家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科学、技术、经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和学科发展的需求;济、文化和学科发展的需求;学习者本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个性与能力学习者本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个性与能力发展的需求;发展的需求;人们对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认识因各种原人们对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认识因各种原因的不同而决定了培养目标的不同和发展因的不同而决定了培养目标的不同和发展变化变化国外关于培养目标的理论国外关于培养目标的理论社会本位论;儿童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社会本位论;儿童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日本在日本在19471947年《学校教育法》中规定,残疾人特殊教育学年《学校教育法》中规定,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与普通小学、中学相似,但教育目标还要“让残校的目的与普通小学、中学相似,但教育目标还要“让残疾儿童掌握各种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态度和习惯,以克疾儿童掌握各种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态度和习惯,以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19711971年公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年公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学习指导要领”的教育目标中重申了“克服残疾带来的“学习指导要领”的教育目标中重申了“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种种困难”。挪威特殊教育的目的;挪威特殊教育的目的;11、保证每人尽可能高质量的生活;、保证每人尽可能高质量的生活;22、保证教育训练适合儿童个体需要。、保证教育训练适合儿童个体需要。俄罗斯俄罗斯19931993年后规定“特殊(矫正)教育机构在实现国家年后规定“特殊(矫正)教育机构在实现国家普通教育机构目的的同时,解决特殊任务,矫正被教育者普通教育机构目的的同时,解决特殊任务,矫正被教育者身心发展中的各种偏常,以心理身心发展中的各种偏常,以心理--医学医学--教育手段形成补教育手段形成补偿机制,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及在社会中的融合”。偿机制,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