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快捷)VIP免费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快捷)_第1页
1/9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快捷)_第2页
2/9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快捷)_第3页
3/9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快捷)吴新民王俊科(执笔)庄心良叶铁虎杭燕南曲仁海徐建国薛张纲熊利泽王国林欧阳葆恰孙晓雄郭曲练概述椎管内阻滞并发症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眭作用以及技术操作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可分为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和穿刺与置管相关并发症三类。本“专家共识”仅针对椎管内麻醉而制定,不包括通过椎管内途径实施的急慢性疼痛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防治。1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1.1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低血压一般定义为收缩压低于90mmHg,或收缩压(或平均动脉压)的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的30%。心动过缓一般指心率低于50次/分。1.1.1病因交感神经阻滞引起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和回心血量减少,是最常见原因;椎管内阻滞后血液再分布;高平面阻滞;所添加的d,N量肾上腺素吸收入血的B:兴奋扩血管效应。1.1.2预防和治疗(1)避免不必要的阻滞平面过广、纠正低血容量;(2)对施行剖宫产的患者常规左侧倾斜30。体位;(3)椎管内阻滞前必须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输入适量液体;(4)一般治疗措施,包括吸氧、抬高双下肢、加快输液等;(5)中至重度或迅速进展的低血压,静注麻黄碱;(7)对严重的心动过缓,静注阿托品;(8)严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静注阿托品和麻黄碱,如无反应立即静注小剂量肾上腺素(5一10斗g)。1.2呼吸抑制1.2.1病因严重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极为罕见,与运动阻滞平面相关,平面超过胸8呼吸运动减弱。静脉辅助应用镇痛药、镇静药可引起呼吸抑制或加重椎管内阻滞的呼吸抑制。1.2.2预防和治疗(1)选择适宜局麻药(浓度、剂量及给药方式),避免阻滞平面过高;(2)凡辅助应用镇痛、镇静药者,应严密监测呼吸功能,直至药物作用消失;(3)椎管内阻滞中应严密监测阻滞平面,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呼吸功能不全;(4)给予吸氧;(5)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伴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应采取面罩辅助通气,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1.3全脊髓麻醉1.3.1病因多由硬膜外腔阻滞剂量的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表现为注药后迅速出现(一般5分钟内)意识不清、双瞳孔扩大固定、呼吸停止、肌无力、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跳骤停。1.3.2预防和治疗(1)正确操作,确保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注药前回吸确认无脑脊液回流,缓慢注射及反复回吸;(2)强调采用试验剂量,并且有足够观察时间(不短于5分钟);(3)如发生硬膜穿破建议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如继续使用硬膜外腔阻滞,应严密监测并少量分次给药;(4)建立人工气道和人工通气;(5)静脉输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维持循环稳定;(6)如发生心跳骤停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7)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直至神经阳滞㈣失。1.4异常广泛脊神经阻滞指硬膜外腔注入常用量局麻药后,出现异常万方数据-㈣广泛的脊神经阻滞现象。其临床特征为:延迟出现(10—15分钟)的广泛神经被阻滞,阻滞范围呈节段性,没有意识消失和瞳孔变化。1.4.1病因(1)局麻药误入硬膜下间隙;(2)患者并存的病理生理因素:如妊娠、腹部巨大肿块、老年动脉硬化、椎管狭窄等,致使潜在的硬膜外间隙容积减小。1.4.2预防和治疗(1)应采用试验剂量;(2)对于妊娠、腹部巨大肿块、老年动脉硬化、椎管狭窄等患者局麻药用量应酌J隋减少;(3)处理原则同全脊髓麻醉,即严密监测、注意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直至阻滞作用完全消退。1.5恶心呕吐是常见并发症,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尤其是年轻女性。1.5.1病因(1)血压骤降造成脑供血骤减,呕吐中枢兴奋;(2)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胃肠蠕动增强;(3)手术牵拉内脏。1.5.2预防和治疗(1)防止阻滞平面过高、低血压。高平面阻滞所致的恶心呕吐应用麻黄碱或阿托品有效;(2)一旦出现恶心呕吐,立即给予吸氧,嘱病人深呼吸,并将头转向一侧以防误吸;(3)暂停手术以减少迷走刺激,或施行内脏神经阻滞;若仍不能缓解呕吐,可考虑使用氟哌利多等药物;(4)术后恶心呕吐,应用地塞米松和氟哌利多和5-HT3受体阻滞药治疗有效。1.6尿潴留1.6.1病因支配膀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麻痹所致,也可因应用阿片类药物或患者不习惯卧位排尿所引起。如果膀胱功能失调持续存在,应除外马尾神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快捷)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