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1107在全县水利工作会议暨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林锦明)第一篇:20111107在全县水利工作会议暨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林锦明)在全县水利工作会议暨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林锦明(2011年11月7日)同志们: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水利工作会议暨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县上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的精神上来,紧紧抓住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集中力量打好水利建设的攻坚战,为永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更好的水利保障。大家从会议的规格、规模、议程,就可以感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决心和工作力度。关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工作,萌芽同志将作具体部署;在会议的第二阶段,显章同志将对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作出安排,县发改局、财政局和桃溪流域综合治理5个工作小组牵头单位将就具体工作进行发言,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先强调三点意见。一、深化认识,更加突出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地位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工作高度重视,今年初第一次以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7月份第一次以中央名义召开水利工作会议。这两个‘第一次',可以说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年,省、市分别出台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文件,分别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水利工作会议。这些文件和会议,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主攻方向,提出了今后十年水利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团结带领广大群众第1页共37页坚持不懈开展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世纪50年代初,我县在全国率先开发小水电,走出了一条适合南方山区农村实际的小水电建设和农村电气化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水利事业继续发展,1982年11月3日至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李鹏等领导的陪同下,亲临永春视察小水电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县共投入1.7亿元,完成乡镇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43处,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8座,节水灌溉面积5.4万亩、山地水利工程23万立方米,扎实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工程,逐步完善防洪、灌溉、蓄水、饮水等相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水质总体良好。我县2006年被水利部、财政部授予‘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2007年被省政府授予‘初级水利化县'称号,今年被水利部授予‘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称号。全县水利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水利事业发展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看,虽然全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740毫米,年径流总量18.21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310立方米,仅占全省的90%。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资源调控能力严重不足,农村还有大量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县用水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水缺乏、水安全、水保障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从防汛抗旱能力看,永春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水旱灾害频发,灾害历时长、频率高、强度大、灾情重。防洪体系还不完善,流域性防洪控制工程少,缺少大型蓄水工程;乡镇堤防多为3-5年一遇标准,水库除险加固任务重,防汛抗旱能力有待提升。从农田水利基础看,农田水利设施标准低,工程配套率不足,存在老化失修现象,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从水生态环境看,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不良企业违法违规排污现象时有发生。今年下半年来出现的几起环境突发事件都与水环境的保护有关。从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看,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及节约保护上还未形成良性机制,部分群众节水意识淡薄、用水粗放、浪费严重,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建立,城镇第2页共37页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水污染治理效果有待提升。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水利的发展,必须尽快加以解决。永春发展水利事业具有历史优势,素有“小水电发祥地”、“全国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