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导学案编号:71305编制:王健行使用:组长签名:审批:使用时间:1.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识记并理解生字生词。2.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感受血浓于水的亲情。3.理解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重点: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难点:体会小小说情节的曲折和巧妙。知识链接:1.预习课文,并识记配套《导航塔》中的知识点。2.了解小小说。小小说又名微型小说或短篇小说,是英文FlashFiction的直译,原为短篇小说的分支,是顺应现代人繁忙生活而发展成一种篇幅短小的小说。跟一般小说一样重视场景、个人形象、人物心理、叙事节奏。优秀的作家可写出转折虽少意境深远或转折虽多却清析动人给人接近中篇说的作品。小小说往往从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生活,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思想。小小说的显著特点是:小、新、巧、奇。明确内容指导学法(为课堂展示做准备)自主预习案第一课时1.注意加点字的读音。濑户褴褛女佣犹豫一模一样如数奉还羡慕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衣衫褴褛:无精打采:失魂落魄:3.《父母的心》选出《_______》,作者是日本著名小说家______。他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成名作是《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等。4.本文一共写了几次换孩子过程,每次理由是什么?分别在什么时间,财主夫人有什么态度变化?这对夫妇当时各是什么表情?用“圈点法”在文中圈出。5.你认为他要孩子、换孩子理由充分吗?如果是你,会同意吗?(根据父母的神态、语言分析)个性修改总结生成(课结束时,整理记录自己所得)教学流程:6.当堂检测:配套《品读轩》1—2题。互动策略展示方案预习时完成这些问题,在课堂分析展示时一并讲出来。合作探究案第二课时1.既然要孩子,为什么当初要把孩子给出去?既然给出去,那么为什么结果又把孩子都要回来?2.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配套《品读轩》5题。总结规律提高技能让学生将创造出的诗、对联板书出来。拓展提升案1.爱是人类最伟大的一种情感,爸爸妈妈几次将孩子送走又要回,这体现出爱的伟大。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作家赞美爱、歌颂爱,今天在课堂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我想请大家结合自己的体会将你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口头小创作:爱是示例:爱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香醇。摘记重点检测学情作业练习案1.配套《品读轩》4题。并结合你的实际生活,并进行比较,谈谈你对父母心的理解。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