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知识要点:1.垂直关系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2.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1)线线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2: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1:,判定2::判定3::(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3.垂直关系的性质定理:(1)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性质定理2:(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题例1.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B.则C.D.2.如图在正三棱锥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EF⊥DE,且BC=1,则正三棱锥A—BCD的体积是()A.B.C.D.3.已知、是平面,、是直线,给出下列命题①若,,则②如果,,则③如果,,是异面直线,那么不与相交。④若,且,,则且。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B、2C、3D、4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且PAAD,点F是棱PD的中点,点E在棱CD上移动.PABCDFE(Ⅰ)当点E为CD的中点时,试判断直线EF与平面PAC的关系,并说明理由;(Ⅱ)求证:PEAF.5.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点E在棱PB上。(Ⅰ)求证:平面;w.w.w.k.s.5.u.c.o.m(Ⅱ)当且E为PB的中点时,求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的大小。6.如图,已知三棱锥A—BPC中,APPC⊥,ACBC⊥,M为AB中点,D为PB中点,且△PMB为正三角形。(1)求证:DM∥平面APC;(2)求证:平面ABC⊥平面APC;(3)若BC=4,AB=20,求三棱锥D—BCM的体积.【分析】(1)只要证明∥即可,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证;(2)证明;(3)根据锥体体积公式进行计算。【解析】(1)由已知得,是ABP的中位线(2)为正三角形,D为PB的中点,又又平面ABC⊥平面APC(3)由题意可知,,是三棱锥D—BCM的高,7.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BC的中点,(1)求证:;(2)求证:A1C//平面AB1D;(3)求点A1到平面AB1D的距离。8.如图,底面为正三角形,面,面,,设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9.在边长为的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CD的中点,M、N分别为AB、CF的中点,现沿AE、AF、EF折叠,使B、C、D三点重合,构成一个三棱锥.(1)判别MN与平面AEF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2)求多面体E-AFMN的体积.解.(1)因翻折后B、C、D重合(如图),所以MN应是的一条中位线,则.(2)因为平面BEF,且,∴,又∴.10.如图,在四棱锥V-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VAD是正三角形,平面VAD⊥底面ABCD(Ⅰ)证明AB⊥平面VAD;(Ⅱ)求面VAD与面VDB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解:方法一:(Ⅰ)证明:ABCDEF第8题MNFEBCADAEFMNB(Ⅱ)解:取VD的中点E,连结AE,BE △VAD是正三角形∴AE⊥VD,AF=AD AB⊥平面VAD∴AB⊥AE又由三垂线定理知BE⊥VD因此,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于是,,即得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方法二: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Ⅰ)证明:不妨设,则,,由,得,又,因而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平面(Ⅱ)解:设为中点,则由,得,又因此,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解得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练习五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一.选择题1.给定空间中的直线l及平面,条件“直线l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是“直线l与平面垂直”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2.设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垂直B.过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垂直C.与直线垂直的直线不可能与平面平行D.与直线平行的平面不可能与平面垂直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1,则AC1与平面A1B1C1D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OCADBA.B.C.D.4.已知平面平面,,点,,直线,直线,直线,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B.C.D.5.已知直线m,n和平面满足,则或或6.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分别为棱的中点,为棱上的一点,且.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A.B.C.D.7.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w.w.w.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