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面对评价中的误区和难题VIP免费

面对评价中的误区和难题_第1页
1/2
面对评价中的误区和难题_第2页
2/2
面对评价中的误区和难题,实践中该如何避免和解决礼县石桥镇古泉小学童德评价的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评价不是区分优劣、不是为了筛选。一方面,评价是为了真实的把握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切性、有效性,以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教师不仅能够客观地评价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发展优势或进步等。以此为基础,教师可进一步在后续活动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儿童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健康、自信的成长。然而,在农村教育的实践教学中,评价的实效性很细微,鄙视评价的作用,为评价而评价,虚张声势,只有在公开课上做一做,“你真聪明!”、“你最棒!”、“鼓鼓掌”……而平时一味的抓教学,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懈努力。有一丝评价的意思,但目的又不是多么的明朗。农村教育的种种束缚使课堂出现歪曲的评价,优等生的优越感越来越强,差生的自卑感也越来越强,使评价走上极端化道路,以致使教育过程中的“教”与“育”分家。一是评价实施忽略过程的积累,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缺乏真实性和公平、公正。二是评价实施以书面纸笔考试评价代替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以道德认知代替道德行为,忽视知行统一。用书面笔试来评价,家长都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思想品德好坏,助长了“唯分数论”的教育功能。三是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反馈学生,不能对结果做出合理解释。评价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反思。教师不能潜意识的将评价工作贯穿于平时的教育实践中,即使偶尔对学生做一评价,也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需要教师建设性意见时,教师不能及时跟进。四是大部分评价仍然停留在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甚至筛选上。教师心目中的优等生往往是各方面都优异的佼佼者。“差生”、“问题生”永远是评价中的“弱势群体”,得不到师生重视。眼睛只盯住优秀生,很少关注和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五是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维度单一,评价尺度统一,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殊性。评价中只有教师的“理论式”说教,“千人一面,万人一尺”。虽然嘴里说的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重视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实际操作中为了“节约资源”、“精简程序”,从而出现缺失人性的简单评价。建立个人成长袋,进行“星级评定”等形式多样评价随着课改的脚步进入农村校园,但评价中误区和问题还很多,我认为不是教师“为所欲为”的结果,不在于教师未接受或不接受评价的新理念,而需要多方的配合来实现最终的目的。需要行政部门,社会舆论的支持,需要配套的制度和技术的支撑。究竟怎样才能走出评价的误区,解决评价中的问题,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进一步学习、体会课标精神,紧贴课标要求,落实课标要领。课改十几年来,广大教师在评价实践中已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如果真正把品德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时刻装在校长、教师头脑里,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品德教育及评价的前途一定会光明。二、重视活动过程,统筹兼顾,将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题,考察不同水平的学生。让学生真切地参与活动中去体验、探索、发现。分阶段,分层次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多说,多交流,多鼓励,特别是学生间的相互鼓励。三、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敢于面对困难,敢于剖析自己,敢于与人合作,敢于“下水洗澡”。工作中努力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能放开手脚干事,做事。不要怕犯错误,只要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就坚持到底。农村教师面对无力的家庭教育,众多的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更为重要。亲情的缺失给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困惑,爷爷奶奶的宠爱失去平衡,强化品德教育十分必要,可现实又是如何?师资问题,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教育观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得不到教师和社会的认可,品德教育的随意性大,脚疼治脚,头痛治头,把思想品德当作一门课程开展教学。鉴于以上这些,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品德教育,走出误区,塑造学生人格,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健康成长。四、转变工作方式,开展多形式的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面对评价中的误区和难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