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打起来》活动目标:1、了解快板说唱唱艺术特点,对民间艺术产生兴趣。2、感受快板独特的节奏韵律,学习快板的表演方法,并能说快板、打快板、演快板。活动准备:1、快板用具若干,响铃、响板、双响鼓各一。2、快板《武松打虎》的录象资料、活动前熟悉武松打虎的故事。活动重难点:学习快板的表演方法,并能说快板、打快板、演快板。活动过程:一、观察快板,说一说它的作用,并尝试表演。教师:“小朋友,你看快板是什么样子的。”教师:“你们知道快板是用什么做成的么?”(一)给幼儿发快板,观察快板,“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快板,小朋友观察一下“1、用什么做的?有几片竹板?什么样子?2、在什么地方见过快板?用来做什么?3、尝试用快板打出好听的声音。4、个别幼儿示范表演。5、教师讲解打快板的要领,集体模仿。二、欣赏快板《武松打虎》,感知快板的说唱艺术。1、“你听过武松打虎的故事吗?那你看过用快板表演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吗?今天老师为你带来一段不一样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先用老师拍手打节奏幼儿说的方式说“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山东好汉武二郎,”老师用快板打节奏,幼儿一起表演。2、学习基本节奏后,尝试用快板打一下三、学习儿歌《夸夸我的家乡好》(1)说说家乡有那些美丽的风光和特产,欣赏儿歌《夸夸我的家乡好》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有好多美丽的地方,你知道是那里么?”教师:“咱们说一首儿歌,名字叫《夸夸我的家乡好》。听完儿歌小朋友就知道了。”(2)教师完整的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含义。(3)幼儿朗诵诗歌,教师用竹板进行伴奏。2、教师打竹板幼儿有节奏地说儿歌《夸夸我的家乡好》。3、教师示范表演快板《夸夸我的家乡好》,要求幼儿观察老师表演时的动作、手势和表情等。四、学习快板的使用方法(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竹板,了解竹板的名称、制作材料和外型特征。(2)请幼儿尝试使用快板,探索怎样才能打出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3)教师敲鼓,幼儿打快板,,要求幼儿大快板的节奏、速度和教师的鼓声保持一致,丛冢感受快板的基本韵律。五、常识快板表演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表演快板《夸夸我的家乡好》好不好呀?”(1)教师示范表演,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模仿教师的站资、手势和表情。(2)幼儿集体模仿。六、讲评结束教师:“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表演快板好不好?”活动反思:快板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很有趣但不常见的东西,所以孩子们对这种活动非常感兴趣。导入部分中孩子们对打竹板说儿歌的形式感到很新颖,直接用快板的形式来组织孩子,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对快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观看完录象后,我通过简单的提问孩子们便说出了快板的表演特点,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倾听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表演快书使用的是镇江方言,很有趣孩子们在学说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说唱艺术特点。对中班的孩子来说,能协调一致地打竹板是有难度的。《纲要》艺术领域指导要点中规定“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所以在学习竹板的使用方法时让孩子自由尝试,并互相模仿。幼儿很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是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所以在孩子掌握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对打竹板的技巧进行了正确示范和指导,这样,既尊重了孩子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又让孩子掌握了正确的打竹板的方法。在活动中教师有一段简短的快板示范,根据我们本地的特色,我做了适当的调整。如果学习新的儿歌并用快板的形式表现出来,会利用比较长的时间。而在这次活动中,让孩子学会打竹板是重点和难点,练习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我启发幼儿回忆已经学过的儿歌,鼓励幼儿打着竹板把这些儿歌用说快板的形式表现出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表演快板时加入合适的动作,需要孩子们左右手的配合,这对孩子们来说有难度,但有一部分孩子还是做到了,效果不错!我觉得在这节活动中,情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