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中班数学活动【设计思路】中班小朋友特别喜欢玩雪花片、积木,结合中班的活动目标,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想通过这次活动帮助幼儿对“规律的排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感受规律排序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整节活动通过“帮小动物修路”、“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动作和声音”、“制作礼物”等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活动目标】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AAB、ABC等),并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活动重、难点】发现规律。【活动准备】1、跳跳虎、小猪、小袋鼠、大灰狼、小熊维尼的图片画有三条路的背景图2、幼儿操作材料:①做彩链:长短、颜色不一的纸条若干、胶棒、图标。②穿项链:各种颜色的管子若干、绳子、图标③装饰图案:半成品(盘子、裙子、手绢),各种图案卡片、胶棒。④有规律的图卡若干。3、排队的图标一张。【活动过程】一、结合“情境”,引导幼儿发现规律。1、导入:(出示画有三条路的背景图)(出示小熊维尼图片)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熊维尼搬新家了,它想请好朋友们去家里做客,我们来看,它的好朋友是谁呢?(跳跳虎、小猪、小袋鼠)它们去小熊维尼家里的路上铺满了很多地板砖,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路漂亮吗?2、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1)师:我们先来看跳跳虎的这条路上的地板砖是什么样的?有什么顺序?引导幼儿观察后回答。(2)依次观察小猪、小袋鼠的路,并说出规律。(3)教师小结: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反复排列几次,就是有规律。3、“帮小动物铺路”进行巩固。师:小动物们准备出发了。咦!你们看,这是谁呀?(大灰狼出场),大灰狼出来了。看!它把路给破坏了,谁来帮它们把路重新铺好呢?4、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不仅发现了这三条路的排列规律,还帮它们修好了路,可真了不起。二、游戏,运用多种感官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A、动作排序师:其实很多动作和声音都是有规律的。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怎么玩呢?先看老师做一组动作。看完以后告诉老师这组动作有什么规律?示范:(双手上举、拍肩、叉腰、双手上举……)1、请幼儿说出其中的规律。2、小朋友按这个规律往下做(边说边做,教师不带)教师依次示范:嘎嘎跳(学小鸭摆摆两下-学小兔跳一下,伸伸懒腰喵喵喵(伸懒腰--喵--喵)方法同上。B、声音排序: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这次老师来看小朋友的耳朵灵不灵。闭上小眼睛,听一组声音,听了以后告诉老师这组声音有没有规律。(弹舌两次——拍手一次)(跺脚两下——拍手两下)(喵—汪—汪—喵—汪—汪)让幼儿先说出规律,照着规律往下做。C、按图标站队。(出示“两女一男”的图标)师:小朋友做得可真棒,咦!看这张图标,它有什么规律呢?(两女一男)。小朋友按这个规律到老师跟前站成一排。三、幼儿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1、师:小熊维尼搬新家了,我们也做一些礼物送给它好吗?我们分成三组,第一组为维尼穿项链,第二组做彩链,第三组沿着裙子、手绢、盘子上的花纹继续装饰好的图案。小朋友可以按照老师提供的图标来做,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定的规律来做。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2、互相欣赏礼物,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礼物有什么规律。师:做好的小朋友就把礼物送给小熊维尼吧!3、个别幼儿评价。教师选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规律AAB、ABC、AABB)请幼儿说出有什么规律。4、小结师:有规律装饰出来的礼物可真漂亮,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也是有规律的,像有的小朋友穿的衣服,街上挂的彩灯,玩的魔尺,小朋友要认真观察,找到后告诉老师,好吗?四、结束师:小熊维尼收到这么多的礼物,它特别开心,邀请我们去参观它的新家,按照咱们刚才的排队规律站好队,我们赶紧出发吧!中班《排序》活动评课数学源自生活,运用于生活,幼儿生活中就有许多“数学问题”存在,如果教师只是用叙述性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讲解,那些零散、无意识的知识,他们只会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自主的学习呢?《纲要》指出:“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本次活动通过“帮小动物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