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采山》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采用2/4拍,一段体结构。这首歌欢快、活泼、清新、别致。歌曲的旋律大跳和级进音程的交替进行,节奏鲜明、紧凑。变换的节奏配合着旋律音程的起伏,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配上生动形象的歌词,极易受儿童接受和喜爱。二、适用年级及学生现状分析本课很适合低年级学生表演,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音乐知识积累不多,注意力不集中,因而选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事及活动作为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兴趣高涨,学起来才会生动活泼,能够将“寓教于乐”渗透其中。三、指导思想落实新课改精神,鼓励孩子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注重师生间的平等互助、合作创新,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四、教学目标分析1、总体目标通过聆听、参与、体验,使学生感受小朋友在濛濛小雨中光着小脚丫去采山时的灵活身影和愉快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劳动时的快乐。2、听、唱方面(1)、学会认真倾听歌曲并主动学习。(2)、能正确熟练演唱歌曲。3、能力方面能正确拍出蘑菇上的节奏型,并能利用节奏更好地学习歌曲。4、情感方面通过歌曲学习,知道劳动的意义,激发他们向采蘑菇的小朋友学习,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五、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1、能正确拍出蘑菇上的节奏,边击边唱。2、引导学生体会采山小朋友劳动时快乐的心情,鼓励学生热爱劳动。3、制作蘑菇卡片,利用采蘑菇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课本中的难点节奏,为学好歌曲打基础。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光盘等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导:同学们,春天来了,春天山上不仅鲜花开了,山上也长满了各种新鲜的蘑菇,(出示图片)有一位勤劳的小姑娘正提着篮子去山上采蘑菇呢,你听!1、聆听《采蘑菇的小姑娘》(放视频)2、师:这首歌是《采蘑菇的小姑娘》,歌中小姑娘采的蘑菇又大又多,她非常爱劳动,那你们平时都做过哪些劳动?当时心情怎样?3、同学们,大山里的宝贝可多了,你听,有人去“采山”了,她都采了哪些宝贝?板书:《采山》——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多媒体聆听《采山》。(1)请学生说一说采山的意思。(2)师:山里的孩子去山上都采了什么?(采蘑菇、采木耳、山菜采野花、采野果)师:蘑菇有好多种,有些蘑菇非常漂亮,但大森林中往往最美的植物,它的毒性最强。咱们小朋友如果不认识,可千万不能轻易地触碰它们,知道吗?二、学习歌曲1、老师范唱歌曲。2、复听歌曲。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活泼轻快地)3、掌握节奏十六分音符,出示课件。游戏中学节奏蘑菇长得这么好,咱们也来采蘑菇吧。(出示节奏蘑菇)只有读准蘑菇上的节奏才能采下蘑菇哦。师示范,生读。4、课件出示难点:采呀采蘑菇0|采呀采木耳0|采来山菜|嫩又鲜0||花呀花满篮0|果呀果满篮0|彩裙飘飘|也带甜0||哇,山里有这么多宝贝呀,我们也赶紧去采一采吧!学生跟老师一边念歌词,一边做“采摘”动作表演(遇到0时要休息一下,前面的音要读的短而轻),强调附点,要读得长些(强调结束句)(反复记号)5.采山真是一项愉快的劳动,请跟老师按节奏读歌词。三、学唱歌曲1、教唱歌谱。2、随琴用“啦”轻哼唱旋律。3、填唱歌词。(先慢唱,唱熟再恢复原速。)4、学生随着琴完整的唱歌词。5、处理歌曲:小姑娘在山上采到了那么多的蘑菇、山菜,她的心里真高兴,我们也用最好听的声音来唱一唱,体会小姑娘的心情,好吗?(引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用歌声表现歌曲内在情感。)5.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歌曲接龙)师:同学们,现在我唱上句,同学们接下句。师:分组唱,一组唱上句,二组唱下句。四、创设情境表演(拓展)1、师示范,教舞蹈动作。2、请生扮演采山的孩子,跟音乐边唱边表演。师小结:不论是采蘑菇的小姑娘,还是采山的孩子,她们都深深地知道劳动最光荣,并从劳动中得到快乐。我们小朋友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收拾书包、帮妈妈刷碗……)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自立的孩子,好吗五、结束听着音乐唱着歌走出教室。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发现歌曲的旋律非常快,要想让孩子准确的唱出歌词,就必须让他们先读歌词,了解歌词。然后再用跟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