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下森林随想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2.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3.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4.体会作品引出的深刻哲理,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教学重点: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教学难点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遥远的年代的火山爆发的火山口里长出了一片片参天大树,连成了一片地下森林。那种蔚为壮观的景象更是震撼人心。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张抗抗的笔触,一起走进地下森林,共同去感受那非同寻常的力量吧!二、整体感知:1.检查字的注音和词语解释。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三、精读赏析:1.教师朗读“那一定是遥远的年代了”„„“叫做地下森林”学生思考:(1)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2)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3.学生自由发言,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品析关键词句、字词的深刻含义,谈感受。教师小结:像地下森林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亲爱的同学们,在读了文章听了作者张抗抗的切身经历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是启发吗?学生结合自身谈对本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