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涪陵第五中学校关于印发涪陵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处室科、年级组、教研组:现将《涪陵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涪陵区第五中学校2015年6月2日涪陵区第五中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根据重庆市教委《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渝教师〔2014〕3号)和《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渝教师〔2015〕2号)要求,为组织实施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制定本方案。一、目标任务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对全区所有在职在岗中小学(含幼儿园、中职、特教,含公、民办)教师和学校行政管理干部分年度、分层次开展不少于80学时的专项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发展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具备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建立教—2—师主动应用机制,创设良好应用环境,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二、时间安排根据市教委要求,结合全区教师分布,2015~2017年培训分别按总人数30%-40%-30%划片进行。具体安排详见附件1。三、培训形式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师厅〔2014〕3号)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教师厅函〔2014〕7号),采取集中面授、远程培训、网络研修、校本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一)网络自主研修(50学时)小学和中职教师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果实网),高中、初中和幼儿教师在中国教师研修网进行网络研修。学员登录平台完善个人信息,参与训前测评,了解考核要求,根据平台提供的模块资源自主选课,观看视频、提交作业、生成资源和交流互动。(二)线下集中研修(15学时)区教委项目办按网络远程培训总人数的50%组织线下集中培训,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点评指导。(三)校本研修(15学时)—3—教师运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完成教学设计(微课、课件等);通过集体备课,完善教学设计,修改作品;教研组组织听课或研讨活动等,开展成果展示、经验交流活动。四、实施步骤培训具体时间安排:2015年培训时间为6月至8月五、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为确保“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涪陵区第五中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秦勇涪陵区第五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副组长:肖云副校长宋武副校长王胜副校长王道芬纪委书记成员:王一安办公室主任张秀峰教导处主任韩最福德育处主任周波总务处主任彭兵安稳办主任卢璐团委书记—4—王正中办公室副主任陈仪教导处副主任崔学东德育处副主任吴莅君总务处副主任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在教导处,张秀峰任主任,陈仪任副主任,负责“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统筹管理工作。(二)提高认识。要认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各级文件、标准、细则,充分认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是国家战略,体现了国家意志。通过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养未来信息化人才,以确保我国在未来信息化、大数据背景下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将对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带来革命性的深远影响。与上一轮的全国教师信息技术考试培训有所不同,前者是通识性基础培训,此次重在应用能力培训。(三)健全制度。按照教育部和市教委文件精神,要根据培训规划将新一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情况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5—(三)明确职责。学校将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测评体系、辅导体系和支持体系,确保项目取得实效。区教委宣教科负责“能力提升工程”总体规划、远程施教机构遴选、管理督促、保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