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鸦爱妈妈》教学设计合肥市裕兴学校江莉娟【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有感情地进行演唱。2、创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提高集体合作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教材分析】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深受孩子喜爱的民歌。歌曲是2/4拍、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句尾呈下行的趋势,流露了乌鸦妈妈年老体弱不能飞翔的伤感情调。第二乐段句尾上扬,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la”,旋律变得明朗而有生气,表现了懂事的小乌鸦对年老妈妈的关爱。这首短小的儿歌以拟人化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让儿童们通过了解乌鸦反哺的现象,明确尊敬爱护老人的道理。【教育理念】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精心营造感性和思考的课堂情境,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教学重难点】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参与辅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难点是用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随音乐《郊游》表演1、春季是一年开始的季节,这时候的大自然生机盎然,看,美不美?(课件)真可以说是鸟语花香,这节音乐课就让老师带你们到这美丽的大自然中一起去郊游。2、那就让我们插上歌声的翅膀一起出发。(音乐《郊游》)二、新课学习1、导入新课(1)孩子们,穿过茂密的树林,走了很长的路,我们来到了郊外,看…(课件)同学们,一共看到了几种小动物(4种)请你们认真观察,这些小动物都跟谁在一起(妈妈)对了,这些小动物都跟妈妈在一起,小动物跟妈妈在一起幸福吗?(幸福)透过这些图片,同学们可不可以用一个字来体现妈妈对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爱)对,妈妈对孩子的爱是伟大的。(2)在以上的四幅图片中,有一只小鸟在给孩子们喂食,老师这里还有一只小鸟,同学们,看看它是谁?(乌鸦)描述小乌鸦的样子。(3)小故事——小乌鸦爱妈妈(请学生说出课题)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小乌鸦的故事,同学们想听吗?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乌鸦妈妈在辛勤的哺育着它的孩子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小乌鸦们都长大了,可是这时候的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怎么办呢?小乌鸦们想起小时候妈妈是怎样辛勤的把它们养大,纷纷捉来虫子喂给妈妈。故事讲完了,请同学们给故事起个名字吧!(4)介绍乌鸦反哺在传说中,乌鸦反哺的故事是最让人感动的一个故事,乌鸦——是一种通体漆黑、面貌丑陋的小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正是这种遭人嫌恶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鸟,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2、第一遍欣赏《小乌鸦爱妈妈》师:小朋友们,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小乌鸦的故事,人们把它编成了歌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3、再次欣赏师:这首歌真好听,老师也想来唱唱小乌鸦。在老师唱的时候,你们能用有节奏的掌声给老师加油吗?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要求:打着拍子(二拍子)5、用听唱法学唱歌曲(1)请小朋友认真地听音乐,用“啦”小声地唱。(2)把歌词填进去唱一唱。(3)分析歌曲情绪第一、二乐句——乌鸦妈妈妈妈(伤感地)第三、四乐句——小乌鸦小乌鸦(亲切、关爱)(4)完整的演唱歌曲6、分角色演唱(例)师唱:乌鸦妈妈学生唱:小乌鸦7、教师播放另一段视频《小乌鸦爱妈妈》再次渗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创作表演《小乌鸦爱妈妈》老师准备了一些头饰,请几位同学扮演乌鸦妈妈和乌鸦宝宝,其他同学做树林。小乌鸦飞来飞去,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