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表单授课人:高一年级语文组郑宝泉课前准备:本课是高中第一册的美文,也是各个版本教材难以舍弃的经典名篇。文章可讲的内容非常多。根据我班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特点,讲解此课,我主要抓住文章意境美、场面美、语言美三个方面(三课时)来讲解,争取达到初步会结合意境分析文章,掌握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的作用,品味动词、叠词等的表达效果。教学时间:2015年10月12日教学地点:高一(10)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教学重点:学习比喻(尤其是博喻和通感)、拟人修辞手法。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教学用具:伴奏带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请三至五名同学朗诵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二、初步理解:(4—6段)1、教师范读(伴奏带)2、学生读第4段思考: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用了哪些修辞?3、学生读第5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用了哪些修辞?4、学生读第6段思考: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作用是什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完成课堂练习,展开讲博喻、通感。)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而他把荷塘月色描写得那么成功又是因为借助了比喻、通感、拟人的手法。使之描写对象形象生动。三、有感情地朗读4—6段,女生一名4段,男生一名5段,齐读6段。四、完成试卷上课后作业。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