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思维,激活发展——参加第六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有感荔湾区汇龙小学李倩薇刘慧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作为2013年度可持续发展实验学校代表参加了第六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坛。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本届大会主题为“走向明天的教育”,数百名中外教育领域专家出席大会。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鼓励教育工作者深度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发挥其在提高教育质量、创造优质教育过程中的带动性作用。作为新加入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的实验学校,我们虚心聆听各国教育专家的讲座。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顺就全球化时代特征及人类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是主导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正在成为新世纪全球教育理念与潮流。它对当前教育的育人思想、教育功能、教学模式变革、学校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思路,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的事业,就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注重全面提高质量的教育是创造优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论坛活动期间,除了聆听教育专家的讲座,我们还到可持续发展示范学校参观,可持续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活动成果展示可谓使我们大开眼界而分组专题论坛中,一众示范学校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建设及教学、学习方式的创新做法亦让我们大开眼界。在北京景山学校分会场,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止示范学校和国家实验学校,范禄燕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该校推行13年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中,我认为最具特色的是该校三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课程体系:第一类为校本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基本学习能力与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基本课程。第二类为校本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主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打好基础。第三类为课外社团,主要为学生的特长发展创造条件。第一类课程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后两类课程更加注重从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出发,关注学生的选择性需要。我校现在已经在课外社团这一方面,积极对社团及活动内容进行充实,这样是对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与发展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当天,我们还听了一节可持续教学模式展示课。语文科叶晓静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集中识字——形声字归类第6课》。虽然与我们使用的教育不是同一版本,但教师在教学设计及实施中无一例外地都关注到解读新课标与三维目标。除此外,还加上了可持续教育理念下的渗透点。一步步走来,学生实现了主体的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和主动学习,构建出了“良性互动、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如此理念的育人环境下,学生的创新发展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屡次在各级各类创新大赛中披金戴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教育成果。在分组专题论坛中,一众示范学校介绍了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建设及教学学习方式的创新做法。在此,以北京市景山区六一小学这一实例与大家分享。(PPT)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教育带来的不止是学生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它更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学校的特色发展。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扎实开展工作,必会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作出更大的贡献。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