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耒阳一中陈春霞乾隆纪晓岚两碟豆一瓯油两蝶斗一鸥游林间两蝶斗水上一鸥游如何解答对联题?学习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常识;2、学会对简单的对联。满腹才华迎高考一腔热血报国家对联特点1、字数相等。上下联要求字数相同。2、词性相对。对仗要工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十年磨剑显身手六月挥毫惊世人吃三碗稀粥。穿一双破鞋。对联特点3、意境相合。上下联意境要完美和谐。如:A、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B、扫千年旧习,C、扫千年旧习,××莘莘学子齐努力济济英才共登高又:一代园丁乐,千年学子悲。×对联特点4、节奏和谐。①、节奏相同。如上联:扫∕千年∕旧习,下联:树∕一代∕新风。树沐阳光欣致富花承雨露庆发家树立∕全新∕风。×对联特点4、节奏和谐。②、平仄相对。③、末字上仄下平。(上联末字应为仄声字,下联末字应为平声字。)(平声:第一第二声。仄声:第三第四声。)九州瑞气迎春到四海祥云降福来对联特点注意:1、上下联一般不出现相同的字词,即上联出现的字下联一般不能再出现。*2、上联中有相同的字词,下联中相对应的地方也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相同的字词。3、避免“合掌”,即上下联意思一模一样。如:扫千年旧习,除万载陈俗。×对联方式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3、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除夕刚饮祝捷酒,新年又看报春花。高考题目扫描1、祖国江山好,2、春晖盈大地,3、科学能致富,4、爆竹声声脆,5、满园春色好,6、处处春光好,7、一代园丁乐,大地气象新。正气满乾坤。勤劳可兴家。祖国日日新。神州面貌新。家家气象新。九州桃李荣。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对联题解题步骤1、分析对联出句的结构特点,含义,意境等。2、展开联想想像,择取相对应的字词组词成句。3、对已拟就的对句用对联的特点检验,进一步推敲字词。4、确定对联答案。敬老爱幼家庭暖倡廉戒奢事业兴探求对联拟写方法对联的最大特点就是既“对”又“联”。所谓“对”,就是结构上的彼此对应;所谓“联”,就是内容上的互为关联。因此拟写对联,首先要分析“出句”特点:如2004年全国卷(江西、河南、河北等地)上联“扫千年旧习”,一从结构看,是动宾短语;二从词性看,“扫”是动词,“千”是数词,“年”是名词,“旧”是形容词,“习”是名词;三从意义看,是表达在新春到来时的愿望;四从平仄看,一般讲究处于偶数位置词语的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相对”,“千”为平声,“旧”为仄声。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寻找对句了。其次要善于联想:一是相似联想,即性质或特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一般适应于正对。如2004年全国卷(吉林、四川等地)上联“春晖盈大地”,由“春晖”可以联想到“瑞气”,由“盈”可联想到“满”,由“大地”可联想到“乾坤”,因此其下联可拟为“瑞气满乾坤”。二是相对联想,即性质或特点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一般适应于反对。如“扫千年旧习”,由“扫”联想到“树”“迎”,由“旧习”联想到“新风”“新景”,下联可拟为“树一代新风”或“迎万载新景”;再如上联“铺张浪费可耻”,由“浪费”联想到“节约”,由“可耻”联想到“光荣”,下联可拟为“勤俭节约光荣”。三是相关联想,即性质或特点具有相关性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如2004年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上联“一代园丁乐”,由“园丁”联想到“桃李”,下联可拟为“九州桃李荣”;再如福建卷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由“做人”可以联想到“治学”,下联可拟为“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最后要善于化用: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变化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等知识,以及熟语、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一联。再如“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可以用“庖丁解牛,久练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