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心间,永恒无限城关镇中心小学齐群芳提起对学生的爱,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汪明丽老师温和而又熟悉的脸庞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每一次和学生的倾心交谈,一次又一次悉心照顾生病的学生,无数次洗学生的脏衣服,不分昼夜地戴着老花镜在补学生的衣服……一张张画面定格在我的眼前,想着这些,我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暖流,一股温暖的,我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暖流,这就是爱。作为寄宿班的老师,我经常和汪老师打交道,她对学生付出的爱心时常让我感动不已。特别是今年我们搬到新校,学生增多了,学校把一年级寄宿生交由她管理。重任在肩,她依然用她一贯的爱心努力工作。拿到宿舍学生名单她对照名册,查看每一位同学的信息,尽她所能的了解孩子们的家庭,尽快的熟悉每一个孩子。报到那天她忙前忙后,帮孩子安排宿舍,和家长亲切交流。但孩子们都刚刚六、七岁,家长离去时孩子们都哭声一片,安抚好这个那个又开始……了。到了晚上,孩子们刚离父母不适应,你哭他叫,看到这种情况我都晕了头。而她则成竹在胸,设计一些游戏,让大家相互接触,打破孩子的陌生感,如:“猜猜我是谁?——将个人展示并作自我介绍”,“亲密接触——和身边的同学彼此击掌为友”;孩子们在游戏中,忘记了和父母离别的痛苦。互相认识了新同学,有了新的学习伙伴,露出了开心的笑脸。但情况并不是一帆风顺,孩子们在家父母照顾周全,可来到寄宿制的学校从生活到学习都要自立,吃饭要听从生活老师的要求,自己排队打饭,休息要听从老师的管理,按时睡觉、起床。种种生活都还不能适应,她用自己的爱心,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帮助学生度过情感上的断乳期。她如父母般,悉心照料着孩子们。有一次,我们班的杨晓润因闹肚子将大便拉在裤子里,孩子不好意思,急中生智----把裤子塞在厕所里。她听说以后,马上到厕所找到裤子,很快洗干净了。我问她:“你不觉得恶心吗?”她笑着说:“我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就不会感觉脏了。”一年级寄宿班的孩子年龄小,他们一周才能回家见上父母一次,与走读班的孩子相比,想爸爸妈妈是必然的,她用母亲般的爱心去安抚孩子们。我们班的刘佳乐同学,刚开始想妈妈,晚上哭着不睡觉,她就坐在床边,抱着孩子,给孩子讲故事,一直到孩子睡着。生活上的关心与贴近,让这些离家的孩子,都对她产生了信任和依赖,她每天都吃住在校。和孩子们一起吃饭,整理宿舍,打扫卫生。视学生都为自己的孩子。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一句简短的话语,甚至一个不引人注目的眼神,无不体现了她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疼爱。她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当孩子们的知心朋友,走进学生,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当他们在生活中有困惑的时候,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孩子们有心事都喜欢和她说。我们班的薛卓冉,从山区来,生活邋遢,尿裤子,尿床是家常便饭,所有的管理老师都不愿意要她,汪老师说,给我吧。此后,薛卓冉身上的臭味没有了,学生也愿意和她玩了。而薛卓冉则和她更亲近了,什么事都和她说。她管理过的学生都亲切的称她“老管”。她把集体宿舍变成了孩子的乐园。爱心永恒,关怀无尽。作为寄宿班的管理老师,她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感受、用智慧去化解难题,真正走近学生,靠近学生,直至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诠释着“爱”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