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执教:西安市庆安中学宋伟伟评析:西安市庆安中学初中物理组董珏【课前准备】课前提醒学生准备好:课本、导学案、双色笔、参与激情。授课班级:初二(6)班授课时间:2011-11-29课前展示自主学习的内容。【点评】准备充分,符合高效课堂中不上无准备之课的理念,也教育学生在人格上自尊、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理、心理上自强,对学生自学言传身教,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自觉抵制和排斥消极的不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复习导课】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还做了成像实验,现在观看同学们自己做的实验视频。播放视频,由录制的学生进行配音解说。生1:首先将光源、凸透镜、光屏按顺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打开光源。实验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固定好。第一次:移动光源和光屏,找在光屏上成缩小像的位置,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记录光源和光屏的位置,读出物距、像距,记录一组数据,如此重复一次,再记录一组数据。第二次:逐渐将光源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找倒立、等大的实像,记录光源和光屏的位置,读出物距、像距,记录一组数据。第三次:继续将光源靠近凸透镜,找倒立、放大的实像,记录光源和光屏的位置,读出物距、像距,记录一组数据。如此重复一次,再记录一组数据。第四次:继续将光源靠近凸透镜,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在光屏上找不到像,用眼睛观察也没有,说明这时不成像。第五次:继续将光源靠近凸透镜,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在光屏上依然找不到像,透过凸透镜,用眼睛观察,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记录光源和光屏的位置。最后,整理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整理数据,得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师:这位同学讲解的好不好?生:好。掌声鼓励。【点评】这个是本节课的亮点,由学生自己讲解自己做的实验,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增加的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上节课在学生实验时录制,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思考、讨论、发言,让他们得到锻炼和鼓励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将基础知识设计成问题导学形式,引导学生快速梳理并理解有关概念。这样学生便可以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同时用红色笔标注疑难。可是学生迅速了解教材并初步熟悉教学内容。板书: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师:现在导学案上自主学习的内容已经展示在黑板上了,请展示的同学给大家讲解一下,我们欢迎。【自主学习】1、导学案自主学习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哪些器材?2、将实验器材按、、的顺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大致在同一,目的是:。3、作出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4、请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物距与焦距关系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u﹥2fu=2f2f﹥u﹥fu=fu﹤f【点评】自主学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的前提,将基础知识设计成问题导学形式,引导学生快速梳理并理解有关概念。这样学生便可以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同时用红色笔标注疑难。可是学生迅速了解教材并初步熟悉教学内容。为下面的合作探究做好了铺垫。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大家齐读。【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2、弄懂凸透镜物距的变化引起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相关应用,并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及应用;难点:凸透镜物距的变化引起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点评】知道了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就有的放矢,并且自主学习部分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用复习回顾的方式,快速的带领大家进入状态。【新课教学】【合作探究】与【展示点评】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好几条,记起来有些困难,现在我们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来记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采用随机点将的办法让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小组成员互评。合作探究一: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1、u﹥2f2、u=2f3、2f﹥u﹥f4、u=f5、u﹤f师:随机点将,讨论结束的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