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篓子里的青虫》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巧妙识字。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再到那片绿油油的菜地里去看看那时发生的故事吧!继续学习《篓子里的青虫》。齐读课题。2、(出示第一幅插图),瞧,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一堆堆卵,后来这些卵变成了——一条条青虫,小青虫吃菜叶,渐渐长大了,大白菜却被咬得——满身小孔。(板书:卵青虫)3、大白菜多可怜啊!我们快去帮它捉虫吧!(出示画有青虫的字卡和词卡)只要你读对了这些虫子背后的词语,就能帮大白菜消灭一条虫子,谁愿意带领大家读?(生轮流上台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对了就拿走一条虫子。)4、真是一群热心的孩子,我代表大白菜谢谢你们,有了你们的帮助,大白菜一定会长得嫩嫩的、绿绿的。二、角色体验,朗读感悟。1、图文结合,学习第3自然段那么除了我们,还有谁也来帮助大白菜捉虫呢?(出示插图二)瞧,谁来了?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想象一下,它们会说些什么?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翻开课本P54,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句子:“大大小小的青虫太多了,鸡妈妈一家不停地吃。”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出来的?(肯定学生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结合插图理解“大大小小”,并练说此类型词语。能吃到这么多青虫,鸡妈妈一家的心情怎样?(高兴)谁能读出他们的高兴劲儿。指名读,齐读。(评价语指导朗读)2、角色体验,学习第4自然段吃着吃着,有一只小黄鸡越吃越有滋味,它的小脑袋瓜里突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自由读读谁第4自然段,把小黄鸡的想法画下来。想当这几小黄鸡?(出示小黄鸡头饰)告诉我们,你在想什么?又会做些什么?(指名戴头饰读),听你读得津津有味,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样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黄鸡?(聪明、可爱、贪吃)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读出你的心情和感受(得意、高兴)这是一只多少贪吃、可爱的小黄鸡呀!同学们都来当当这只小黄鸡,大声地读读第4段。老师也想读,我们合作吧!3、品读感悟,学习5-8自然段。(1)放进篓子里的青虫,小黄鸡吃到了吗?自由读5-8自然段。(2)(出示第三幅插图)小黄鸡此时是怎样的表情?(呆住了)“呆住了”是什么表情?谁来演一演?课文哪个自然段写小黄鸡呆住了?读一读。(3)是啊,小青虫呢?它们到哪儿去了?那咱们帮小黄鸡找找吧!小黄鸡打开篓子时发现了什么?(板书:蝴蝶)此时,小黄鸡是什么样的心情?(吓了一跳)谁来读读第6自然段出示句子:它刚把篓子打开,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它刚把篓子打开,“扑扑扑”,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男女生各读一句,想想: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像“扑扑扑”这样表示声韵的词叫“拟声词”,也叫象声词,有了它,使我们好像看到蝴蝶在拍卖翅膀,听到蝴蝶飞舞的声音,多美妙呀!你能模仿说几个这样的拟声词吗?谁能把蝴蝶飞舞的样子读好?(指名读)(4)小黄鸡还看到了什么?(板书:空壳)读一读第7自然段。4、由果朔因,合作探究。小青虫呢?它们到底到哪儿去了?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5、课件辅助,走近科学。出示CAI课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蝴蝶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一边演示,师一边介绍。首先是卵,亦是胚胎阶段,卵壳表面十分光滑;然后是幼虫期也是生长时期,从卵壳里慢慢地爬出一条小虫出来,就是我们见到的青虫,这是蝴蝶生长史中的第二个阶段,这时的小虫吃树叶渐渐地长大,紧接着它吐丝作茧,用尾足钩钩着枝上,然后仰头后弯,反复来回吐丝胶成一粗线,围绕中腰,进入了“蛹”阶段。这就是蝴蝶的第三个发育阶段。过了一段时间成虫在蛹壳内发育成熟后,一点一点地脱离蛹壳向外挣脱,直到最后完全地挣脱蛹壳,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谁来说说,看了蝴蝶的变化,你知道了什么?(整合板书,连成循环模式)(卵—青虫—蛹—蝴蝶)蝴蝶的变化可真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来来美美地读读这篇有趣的课文吧。(齐读全文)三、课外拓展,激趣探究。1、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大多数昆虫一生都要经历这几个变化过程,谁来提醒小黄鸡,除了青虫,还有哪些昆虫是不能藏的?(蚕、晴蜓、苍蝇、蜜蜂、飞蛾、瓢虫等)2、大自...